碰撞测试有两个关键要素:
1、撞击角度
2、撞击能量
这两个看起来简单,但拆开来挺复杂的。
比如撞击角度,正面碰撞中,就有100%正碰,40%偏置碰、25%小角度偏置碰,正面柱状物碰撞(模拟车辆头部与电线杆等柱状物体碰撞)。
再来了,碰撞也要分为高度。
比如卡车碰撞中,我们有一个放侵入测试,目的就是看轿车钻底的伤害程度。再强调下,这个测试是考核卡车的防侵入装置,不是轿车A柱够不够硬。
另外,我们知道侧面碰撞时,门槛梁很关键,吸能最强。SUV和轿车的高度不一致吧,怎么才能公平呢?
其实正规标准是有考虑这个问题的。拿C-NCAP来说,移动变形壁障的纵向中垂面与试验车辆上通过碰撞侧前排座椅 R 点向后200mm 位置处的横断垂面之间的距离应在±25mm 内。在碰撞瞬间,应确保由变形壁障前表面上边缘和下边缘限定的水平中间平面与试验前确定的位置的上下偏差在±25mm 内
撞击能量这块。内容也很丰富,简单理解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碰撞能量有多大。一个是实际吸收能量有多大。
比如沃尔沃的丢轮保命,就是碰撞能量虽大(因为是25%小角度偏置碰,力量集中),但因为丢轮卸力了,实际吸收能量小。
知道这么些,我们再说所说乘用车对撞卡车。
从碰撞角度来说,卡车通常是侧面和尾部需要防侵入装置,车头不会被钻底。所以正碰时,大部分情况,要么是被撞车车头被压瘪,要么是自己的车头被压瘪。
从碰撞能量来说,一般来说,卡车是车重一方,不负责卸力,但如果卡车车头甩出去了,又因为车重心靠前,车位起翘也有卸到一部分能量,所以实际到碰撞车上的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