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俄罗斯当初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理由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了自身安全,必须采取行动。可战争打着打着,事情的味道完全变了,俄罗斯不仅占了乌东四个州,还在继续向前推进。俄国内甚至有人喊着要重建所谓的大俄罗斯,这场仗早已不是单纯的自卫。
这事儿得从 2022 年那场公投说起。当年 9 月,俄罗斯在乌东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四个州搞了个 “入俄公投”,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选民支持加入俄罗斯。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在俄军占领区搞的投票,说白了就是把吞并行为 “合法化”。更绝的是,俄罗斯宪法法院紧跟着就宣布公投结果符合宪法,普京大笔一挥,这四个州就成了俄罗斯领土。这哪是自卫反击,分明是拿着 “安全威胁” 当幌子,行扩张之实。
其实早在战争初期,俄罗斯的行动就露出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 的苗头。2022 年 3 月拿下赫尔松时,当地军民政府副主席就公开表示要加入俄罗斯;6 月扎波罗热核电站被俄军控制后,当地官员也开始筹备公投。这些动作一环扣一环,根本不是临时起意。到了 2024 年,梅德韦杰夫在统俄党大会上更是直言不讳:“如果还有新地区被纳入俄罗斯,乌东四地的经验很有用。”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俄国家杜马议员直接点名敖德萨、哈尔科夫这些乌克兰大城市,甚至连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都被划进了 “新俄罗斯” 版图。这种 “大俄罗斯” 的野心,早就把最初的 “自卫” 借口撕得粉碎。
普京的态度转变更是让人捏把汗。2022 年 2 月开战前,他还在强调 “保护顿巴斯人民” 和 “北约东扩威胁”,可到了 9 月吞并四州时,俄罗斯直接放话:“对新领土的袭击视同侵略俄罗斯,可用核武器反击。” 这种把核武器当 “护身符” 的表态,吓得联合国赶紧开会谴责,连塞尔维亚都站出来说 “不承认公投结果”。更离谱的是,2024 年普京连任后,俄国防部居然在军事演习中模拟了对波兰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场景 —— 这哪是防御,分明是在给整个欧洲 “立威”。
乌克兰这边也被逼到了墙角。2023 年 10 月,乌克兰议会通过法律,明文规定 “禁止与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谈判”。这招看似强硬,实则是被俄罗斯的步步紧逼逼出来的。想想看,人家都把你的领土吞了,还威胁用核武器,搁谁能咽得下这口气?更要命的是,乌克兰军方在 2024 年宣布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转而向西方索要 F-35 战斗机和远程导弹。这种 “以武止武” 的策略,让战场彻底变成了绞肉机。
现在的局势就像两辆油门踩到底的卡车迎面相撞。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彻底点燃,社交媒体上天天有人喊着 “收复基辅”“重建沙俄荣光”;乌克兰则把 “抗俄卫国” 刻进了国家叙事,连小学生都在学如何使用反坦克导弹。最苦的还是老百姓,赫尔松的居民说,俄军占领期间,连面包都要凭 “俄罗斯护照” 购买;顿涅茨克的乌军战俘则回忆,俄军审讯时会问:“你是乌克兰人还是俄罗斯人?” 这种撕裂,比战场上的硝烟更可怕。
说到底,这场战争早就脱离了 “自卫” 的轨道。俄罗斯用 “安全威胁” 当敲门砖,却在占领区搞起了 “人口替换” 和 “俄语强制教育”;乌克兰则用 “主权独立” 当盾牌,背后却依赖西方武器打代理人战争。双方都把对方当成了必须消灭的敌人,却忘了最该保护的,是那些被战火吞噬的普通人。国际社会喊破了嗓子呼吁停火,可俄罗斯在乌东修起了永久工事,乌克兰在边境部署了 “海马斯” 火箭炮 —— 这场僵局,怕是要成为 21 世纪最残酷的地缘政治伤疤。
奋斗
毛子对土地的贪婪是天生骨子里带来的,占着世界最大面积还要到处侵略,抢到手了又没能力发展占着茅坑不拉屎,远东被它抢去多少年了都快搞成无人区了,要是还在我们手上会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