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位十分阔绰的地主加入共产党,在一次任务中,他将日军带进雪山,活活冻死,但是没想到自己也因此而死。 黄有这个人,出生在黑龙江呼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早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穷到有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他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就跑到汤原那边去闯荡。那地方本来是片荒野,杂草丛生没人要,但他下定决心要开垦。凭着一股子劲头,他天天起早贪黑干活,渐渐地把土地整理出来。第一年收成还行,他就继续扩大规模,雇了些人帮忙,一块块地把荒地变成良田。十年下来,他手里的地达到四千五百亩,成了当地有名的地主。平时他待人厚道,不像有些地主那样克扣佃户,收成时总会分点好处给大家,所以村里人对他评价不错,都觉得他是个实在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了东北,很多人家破人亡,黄有看在眼里,觉得不能坐视不管。他把家产变卖了,全都捐给抗日队伍,还自己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从此天天跟日军周旋,从没抱怨过一句。 加入共产党后,黄有很快就融入队伍,成了正式党员。他利用自己对汤原地形的熟悉,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持,帮助游击队避开日军搜捕。1937年冬天特别冷,日军突然袭击游击队驻地,很多同志受伤或牺牲。黄有让部分人先撤,自己留下来断后,在战斗中被捕。日军逼他带路去找游击队,他表面答应,其实是故意领着他们在山里转圈。翻了好几座雪山,日军越来越疑心,他指着远处空房子说那是据点,结果是空的。日军发火用枪顶着他,他又说另一个山沟里有。队伍继续走,他建议休息一下,日军同意了,他就趁机逃跑。回营地后,他报告日军位置,建议反击,结果发现日军已经全冻死了。 逃跑后,黄有被同志们发现带回,四肢已经冻僵,但当时没生命危险。他坚持汇报情况,推动队伍出击,最终确认日军因迷路冻死在雪地。黄有的伤势却越来越重,四肢开始溃烂,营地缺药缺暖,同志们只好派人去县城取药。可路太远,等不来,他就这么疼死了,那年才三十九岁。这个结局让人感慨,英雄往往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付出一切。黄有从穷小子到地主,再到革命者,一生都在适应变化,却在最后关头为大局献身。历史资料显示,这样的牺牲在抗日时期很常见,许多人像他一样,用生命守护家园。 黄有的贡献不只限于那次事件。他早年开垦土地,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们从中受益。加入共产党后,他捐献财产支持武装,这在当时东北抗日联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起到关键作用。日军侵略东北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黄有的选择代表了许多地主阶级的觉醒,他们认识到只有团结抵抗才能生存。任务中,他用对地形的了解设下圈套,导致日军灭顶,这体现了游击战的精髓:以弱胜强,利用自然条件。事后,抗日队伍从中吸取经验,加强了冬季作战准备。黄有的离世虽遗憾,但他的事迹被记录下来,激励后辈。
1938年,一位十分阔绰的地主加入共产党,在一次任务中,他将日军带进雪山,活活冻
运赛过去
2025-07-31 17:17:37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