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淞沪战争开启,一支奉命前往支援的川军,在战争前,竟然不去买军需和粮食,反而拿着钱在南京的街头买胶鞋、吃卤肉。 杨森这人出生在1884年的四川广安,家里条件还行,从小读了点书,1904年进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了两年就毕业,加入新军开始混军界。他早年秘密加入同盟会,参与地下活动,推动革命想法在军中传播。辛亥革命一爆发,杨森带部队响应,在四川攻占要地,缴了不少清军武器,革命成功后当上四川陆军第一师营长,负责训练新兵,巡视营房抓纪律。护国战争时,他跟蔡锷部队,在山地打仗,指挥士兵推进,多次交火立功。1920年代,杨森成了四川军阀之一,控制广安周边,通过内战扩大地盘,跟刘湘邓锡侯这些派系斗得你死我活,部队设伏轰炮,地方闹得鸡飞狗跳。他管军队严,亲自检查营房惩罚违纪的,但也搞地方建设,修路办学校招学生。1930年代中期,杨森转而支持蒋介石,放弃些地方自治,整合部队资源。抗日战争一打响,杨森主动请战,率第二十军出川,部队装备差,老步枪大刀,士兵穿草鞋从贵州走湘黔公路,每天上百里,杨森骑马督促队形,部队挨饿受冻坚持推进。经过四十多天,到南京外围,杨森整顿军容,检查武器,为上战场准备。他的军旅路从革命到抗日,绕着权力和战场转。 川军第二十军长途走四十多天到南京,士兵脚磨出血泡,军饷一发,长官以为会买弹药干粮,结果士兵去城南窄巷买胶鞋和卤肉。鞋摊前挑鞋试穿,卤肉铺切肉啃着。长官问为啥不买军需,士兵说上战场没打算活着回,穿好吃饱好拼敌人。围观百姓听后抽泣,这事儿传开,显示川军决心。杨森作为军长,早年军阀作风强势,在四川内战中争地盘,造成动荡,不少地方百姓遭殃。他跟刘湘这些军头斗,多次被赶出四川,两次败给北伐军,两次输给红军,军阀本色露骨。但抗日时,杨森转变,率部队出川,实际增到十四个师,蒋介石任命刘湘第二预备军总司令,杨森部直接去淞沪。川军出川分三路,第一路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去山西,第二路李家钰第四十七军去山东,第三路杨森第二十军去上海。部队从贵州徒步到湖南辰溪乘船,到长沙坐火车,足足37天到前线。杨森部一万八千人,伤亡七千多,杨森所属团长林相侯阵亡,整个团几乎打光。川军在全国军界被看低,穷装备差,但淞沪一仗洗刷耻辱。 部队到上海投蕴藻浜一线,杨森指挥挖壕筑垒,日军炮火坦克来,士兵射击扔手榴弹。阵地丢了又反击,近身搏杀,有人中弹拉手榴弹同归。战斗二十多天,全军伤亡超七千,林相侯团长阵亡,团剩两百人。十一月撤到安庆,杨森升第九战区副司令,指挥剩部队补新兵修武器。之后武汉会战,在江边挖掩体,防日机炸弹,反击扫射敌船。长沙会战三次,在丘陵设防扛沙袋,抵毒气戴湿布射击。长衡会战,杨森协调炮兵,士兵雨中推炮,大喊冲锋。川军出川后迅速打散,四十一四十五军调阎锡山,二战区李家钰四十七军调程潜一战区,杨森二十军去淞沪。刘湘想用川军换筹码,但日本人三月灭中国野心,各方吃惊。杨森部淞沪后,换汉阳造装备,在川军中算好。1938年巢县反攻,一三四师打,川军从烂军变虎狼师,通过实战磨炼。杨森一生好色,九十岁娶十七岁妻,但淞沪打好,二十军成五支好部队之一,优先补给。川军贡献大,六集团军两军一独立旅出川,占全国出兵五分之一。 抗战胜利,杨森随国民党去台湾,当防卫职务,巡视军营查训练。晚年住台北,1977年死,九十三岁。他的军旅以抗日结束,部队多次会战付出代价。川军抗日史悲壮,1937年首批两个纵队出川,后两批王缵绪王陵基八师编二九三十集团军,1938年五月出川。范绍增顾祝同部也去。川军十四师二十余万,浴血奋战。杨森早年反清反袁护法,升军长,内战三次被刘湘逐,两次逃,两次败红军。川军溯辛亥,满清倒后成都大汉四川军政府,与重庆蜀军政府合,成四川军政基础。部分川军高级将领如刘存厚杨森孙震去台湾,川军史结束。杨森九姨太蔡文娜死,显示私生活乱。1939年,杨森侄杨汉域任二十军军长,在江西修水破倭。川军滕县死守,四万人损过半剩两万。淞沪无屏障,仓促战,凭肉身挡敌。二十军桥亭宅顿悟寺战七天,到四十八军换防,缩编一战斗团。军事委员会表彰,二十军战绩优。川军抗日激发总动员,一寸山河一寸血,改变中国抗战格局。
1937年10月,淞沪战争开启,一支奉命前往支援的川军,在战争前,竟然不去买军需
运赛过去
2025-07-31 17:17: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