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踩进白宫地毯,外头就有人下注他第一刀捅谁。没几天,答案摆桌上——对着中美贸易抡下去。不是探温,是直接一盆冰水泼脸上。 年初,他随手甩了个行政令,给中国商品一刀加10%关税——开胃菜而已。三月干脆猛踩油门,把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的部分税率顶到145%。这节奏,就差没在白宫草坪竖块牌子写着:“美国优先,就是别人断气。” 北京也不演温良恭俭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立刻回手一巴掌——对美商品加125%税,大豆、液化天然气、煤炭全中弹。美国农场主、能源商人直接被掀摊子。中国这边当然有压力,但没乱阵脚,调了路数——扩内需、换市场、冲高端制造,硬生生把二季度GDP跑成了意外的高曲线。 你来我往,关税成了日常背景音。五月,第一轮谈判搬到日内瓦,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领队,中方何立峰压阵。结果只是互降一点:美国30%,中国10%,再加个90天休战期。看着像缓和,其实只是换个战场——稀土这边火马上就烧起来。美国喊缺货,中国淡淡一句“市场调节”,封死话题。 六月,第二轮挪到伦敦,特朗普派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上场。三个人分工很清楚:贝森特盯财政,卢特尼克搅能源,格里尔卡规则。谈到半夜,抠出几个细节——美国多买点中国天然气,中国放几个非关税壁垒。特朗普当着记者吹“重大进展”,转头还是抱怨:“不够开。” 七月,第三轮直接去斯德哥尔摩。中方立场没松:必须对等,别想单边碾压。特朗普这边继续加戏——先在白宫见北约秘书长时威胁,俄罗斯若50天不和谈,就给所有买俄油的国家加100%二级关税。几天后,参议员格雷厄姆干脆提案飙到500%。 500%,不是吓唬人的数字游戏。这下,俄罗斯的头号客户中国直接被点名,印度、巴西、土耳其也跑不了。能源链、贸易链全被扯进来,这已经不是中美贸易,而是把俄乌战场的筹码硬扔到谈判桌。 特朗普的算盘很直白:芬太尼问题没按他剧本收?俄乌上中国不帮他逼普京退?那就用关税掐。北京的回话更直:能源合作是生意,不是政治人质;反对非法制裁。顺手摆几张牌——帮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打稀土走私、限无人机出口,就是不给你扣“帮俄罗斯”的帽子。 真要上500%关税,美国自己先破皮。进口成本暴涨,通胀抬头,特朗普自己都承认,关税账最后是美国消费者结。贝森特早就放过风:这种硬杠不可持续。但卢特尼克咬死“国家安全”牌,格里尔坚持“市场要全开”,内部步调压根不齐。 北京走的多线棋更长。中欧班列、泛亚铁路在动,金砖和上合是后盾;新能源和AI两条赛道已经抗住美国技术封锁。H20芯片禁售没能掐死中国AI,反而推着国产模型出海。制造业顶着压力往高端和本土链条迁,从长三角到珠三角,速度超出预期。 美方这“三驾马车”,一个是金融老狐狸,一个是能源杠杆手,一个是规则律师,算是特朗普手里的全力班底。但剧本有漏洞:美国制造业回流成本太高,中国用“一带一路”把供应链卡在心脏位置。特朗普吼500%,盟友不一定接茬——巴西退信,南非直接拉黑。 打到今天,这已经不是谁加多少税的问题,而是全球供应链怎么改写。美国要拉回工厂,中国要占住上游。斯德哥尔摩谈的,不过是时间换空间。 握手照不是结束,是下一轮的起跑枪。关税能降,休战能续,但技术封锁、能源争夺、台海暗流,这些雷一个没拆。下一次爆点,可能是在能源港口、技术标准投票,或者印太的军舰对视。到那时,所谓“90天休战”就是一张废纸。 参考资料:《 中美第三场恶斗打响,特朗普点三大将决战,中国不听就加500%关税-凤凰网 》
特朗普这一刀砍向中俄,结果先割了自己一块肉特朗普又上头了,这回不是打中国制造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