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国关税又变了?说好的15%,还向美国投资5500亿,结果两边都在“演戏”

瑶光沐蕙芷 2025-07-31 19:54:20

日本、美国关税又变了?说好的15%,还向美国投资5500亿,结果两边都在“演戏”,各有各的小算盘。 美国之前一直嚷嚷着要对日本汽车、钢铁这些产品加税,理由是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太大,不公平。特朗普还直接放话,说 8 月 1 日起就要把关税提到 25%,这可把日本急坏了。毕竟日本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极高,2024 年光汽车出口就占对美总出口的 34%,真要加税到 25%,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得损失惨重。 于是日本赶紧派人去谈,最终两边在 7 月 22 日宣布达成协议:美国把关税降到 15%,日本则承诺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还要开放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乍一听,日本好像挺划算,用投资换来了关税减免。但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先说这 5500 亿美元的投资,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日本政府下属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和担保额度,真正掏腰包的现金投资可能只有 1% 到 2%。比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的直接投资预计也就 55 亿到 110 亿美元,剩下的都是 “画饼” 性质的融资安排。 而且这些投资能不能落地还得看企业愿不愿意配合,要是日本车企觉得美国市场风险大,不愿意去建厂,那这 5500 亿可能就成了空头支票。 更有意思的是利润分配的问题。美国宣称,日本投资的 90% 利润都得归美国,这听起来简直霸道。但日本政府赶紧出来澄清,说这 9:1 的比例只适用于 JBIC 参与的单个项目,而且 JBIC 的出资比例最多不超过 10%。也就是说,在一个项目里,日本可能只出 10% 的钱,同时要分走 10% 的利润,剩下的 90% 由美国企业和其他投资者承担。 这种解释和美国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两边各说各话,明显是在玩文字游戏。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就直白地说:“美国拿走 5500 亿的说法完全错误,最终利润分配得按合同来。” 再看看农产品市场开放这事儿。美国一直盯着日本的大米市场,这次协议里日本答应增加进口美国大米,甚至把配额提高了 75%。但日本农业大臣小泉进次郎马上表态,说买多少美国大米得日本自己说了算,不是固定框架。这其实是日本在国内农业利益和对美妥协之间找平衡 —— 既要安抚美国,又不能让本国农民闹翻天。毕竟大米在日本是敏感的主粮,历史上因为开放大米市场闹过不少事,这次虽然松了口,但实际执行肯定会打折扣。 协议达成后,日本股市倒是先嗨了一把,日经指数当天涨了 3.5%,汽车股更是全线飙升。但这背后其实透着无奈。日本媒体评论说,15% 的关税虽然比 25% 好,但还是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前高不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最要命的是,美国谈判代表贝森特放话,要是日本落实得不好,随时可能把关税再提回 25%,还说要按季度检查。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的做法,让日本企业心里直发怵,生怕哪天政策又变了。 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也让协议的前景蒙上阴影。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沦为少数派,支持率跌到 22.9%,51.6% 的民众都觉得他该辞职。在这种情况下,石破茂能不能稳住位子都是问题,更别说推动 5500 亿投资这样的大项目了。反对党主张降低消费税刺激经济,和执政党的财政纪律政策对着干,这让日本的经济政策方向变得扑朔迷离。要是石破茂真下台了,新政府说不定会重新评估对美协议,到时候美日关系又得折腾一番。 说到底,美日双方都在 “演戏”。美国要的是面子和短期政绩,日本要的是里子和喘息空间。5500 亿投资和 15% 关税就像两出戏码,台上握手言欢,台下各算各的账。但这场戏能唱多久,还得看双方的耐心和现实利益的平衡。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