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俄罗斯,警告印度,警告中国,美国真是个疯子 这两天美国像发了疯似的,一会儿警告这个,一会儿警告那个,但这一次和过去不同的是接连警告俄罗斯,警告印度,警告中国。 这两天的美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暴躁”。从白宫到五角大楼,从国务卿到财政部长,一个接一个地开口,谁都没放过。 俄罗斯被点名了,印度也躺枪了,就连中国也没能避开。短短72小时内,美国三次高调施压三大国,气势汹汹地像是要打一场“口水仗战争”。 但问题是,这一波“警告风暴”到底是怎么来的?真有那么多“敌人”要一起收拾?还是美国自己心里有点慌? 先说俄罗斯。7月中旬,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将原定50天的俄乌停火期限砍到只剩10天,理由是“俄罗斯不配合”。 这还没完,特朗普团队放出狠话,如果俄罗斯不在期限内“彻底停火”,就将对其能源出口征收100%关税,并对相关贸易国实施“二级制裁”。 表面是对俄罗斯施压,实际上是拿全球能源市场做赌注。美方希望通过极限施压逼俄让步,但结果适得其反。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7月25日公布的战报,俄军在顿巴斯方向发动了大规模攻势,并对乌军一处野战医院实施精确打击,造成乌方严重伤亡。 这等于是用实战回应美方施压。俄总统顾问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如果北约继续插手,这场冲突可能不会止步于乌克兰。 再把目光转向中国。这回美国又盯上了能源贸易。7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声称,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 如果不停止相关采购,美国将考虑对中国石油相关进口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并重新评估中美之间的“能源依赖关系”。 这话说得好听,实则是赤裸裸的经济勒索。但中国早有准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6月和7月的数据,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归零”现象。 而中国从俄罗斯、中东等地的采购量则稳步增长,且大部分贸易已转为以人民币或卢布结算。简单说,就是美国想用能源绑住中国,但中国早已经换了供应商。 关键的是,中国手里还有牌。比如稀土和石墨,这些都是美国新能源产业绕不开的原材料。 中国在6月新一轮出口配额中,削减了对美出口比例,直接导致特斯拉和通用的供应链成本上涨,相关股票在纳斯达克一度跳水。 轮到印度,美国的脾气依旧没收住。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称印度在市场准入、技术转让和俄罗斯军火采购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将考虑对部分印度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印度和美国本是“准盟友”关系,尤其是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方一直希望拉拢印度制衡中国。 但现在说翻脸就翻脸,原因之一是印度在俄乌冲突中没有站队美国,反而在过去7个月中大幅增加了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 根据《金融时报》7月报道,仅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俄进口能源同比增长了58%。 面对美国的“背刺”,印度也没惯着,印度这些年来正在加快与俄罗斯推进本币结算机制,未来三年内力争将与俄80%的贸易去美元化。 此外,印度国家支付公司还在与中国、巴西商讨建立金砖统一支付平台,进一步绕开美元体系。 美国这波“警告三连击”,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其战略困境。不仅是对手不买账,连盟友都越来越难管。 欧盟最近也有抱怨。美国正在推动欧盟统一关税标准,要求最低关税水平不得低于15%,并强制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产液化天然气。这种做法被德国媒体称为“经济殖民”。 就连日本也没好到哪去。据《日经新闻》披露,日本政府已被迫在未来五年内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在汽车出口关税上“适度放宽”。 白宫官员甚至将这形容为“创新融资机制”,这话听起来像是投资,其实更像是“交保护费”。 从能源到科技,从贸易到外交,美国几乎在所有领域同时“开战”。但越是这样,越显得这不是一个有信心的超级大国,而是一个正在失去掌控感的霸主。 尤其是在AI和高科技竞赛上,美国最近的焦虑情绪更是肉眼可见。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尤其是DeepSeek、智源、商汤等机构推出的国产大模型,在多个性能测试中已接近甚至超越GPT-4。 这让美国科技界内部压力剧增。如今美国政府正在研究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AI训练芯片的渠道,甚至考虑将AI模型算法本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但这类封锁的副作用也在显现。中国企业迅速转向国产算力和开源模型,据阿里云内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AI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近80%,替代率创下新高。 信息来源: 《特朗普称把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期限缩短为10天》——新京报
就在刚刚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7月3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关键地面基础设施战
【6评论】【19点赞】
用户10xxx18
最好的就是加500% 反正现在还在跟美国做生意的人却没有一个热爱祖国的
凡不可凡
美国制裁俄罗斯能源二级市场,最好的办法,对其购买者,由美国按俄罗斯价格顶上!保质保量。老美能做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