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0年,陈赓的女儿陈知进由于吃了缴获来的美国奶粉过敏,面部起了不少疙瘩,一位阿姨脱口而出:“司令员的女儿怎么这么难看?”这下可不得了,陈赓听到后大发其火:“谁敢说我的女儿难看!” (参考资料:2012-11-05 西南石油大学——红星照耀的家庭——共和国开创者家事追忆) 在陈知进十岁那年,父亲陈赓骤然离世,给她的小小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困惑,她无法理解,那个笑声爽朗、总能带来无尽欢乐的爸爸,怎么会永远“睡”在了丁香花园,这份不真实感,直到一个梦才被打破。 梦里,父亲回来了,笑容一如往昔,只说自己是出了一趟远门,陈知进把梦讲给朋友听,朋友的一句“这说明你爸爸活在你心里了”,像一道光,瞬间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 从那时起,一个存在于记忆与想象中的父亲,开始陪伴陈知进成长。 这么多年过去,随着陈知进从长辈口中听到更多故事,再结合自己对时代的观察,父亲的形象也日益清晰和立体。 陈知进的生命始于昆明,正逢父亲的部队进军大西南,因此得名“知进”,作为司令员盼望已久的女儿,她的出生让整个司令部都为之高兴,谁知,当文工团的阿姨们兴冲冲赶来探望时,却大失所望。 吃了缴获的美国奶粉,陈知进的脸上起了不少疙瘩,一位阿姨脱口而出:“司令员的女儿怎么这么难看?”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陈赓听后勃然大怒,一声“谁敢说我的女儿难看”,镇住了所有人,这件事的“后遗症”是,此后十几年,但凡见到她的人,都得笑着补上一句:“你就是司令员那个漂亮姑娘啊!” 陈赓奔赴朝鲜时,陈知进才两岁,在火车站,不懂事的她哭着抱住父亲的腿不放,后来母亲寄去一张她的照片以慰思念,可父亲的回信,却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一封兴师问罪的信。 陈赓质问妻子:“为什么把我女儿的头削掉了一块?” 不过是照片取景时,陈知进的头顶稍微出了画框,他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不讲道理,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敏感。 据说,这源于长征过草地时,一个牺牲在陈赓怀里的小红军留下的精神创伤,也因此,他最听不得孩子的哭声。 后来陈知进的弟弟生病打针,正犯痛风的陈赓也要人架着、拖着病腿赶来,却不是为了监督,而是坚持要把爱哭的弟弟带回自己屋里,关上几道门,才允许医生动手——他自己可以不听。 这份对孩子的强烈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又表现为另一副模样,在孩子们眼里,陈赓是个有名的“孩子头”,从延安时期起,他身边就总聚着一群孩子。 到了和平年代,陈赓家每到周末更是热闹非凡,烈士子女、父母在外的孩子、民主人士的孩子,乌泱泱十多个,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有陈赓在,家里就充满快乐。 陈赓给孩子们讲故事,用胡子扎人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还亲自下厨做好吃的,陈知进永远记得父亲做的鱼头豆腐,那份鲜美再也无处可寻,也正因为如此,自父亲走后,她便再也不想吃鱼了。 或许,对陈知进而言,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早已超越了物质,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独特视角,而这种追寻,本身就是父女间最深刻的联结。
[太阳]1950年,陈赓的女儿陈知进由于吃了缴获来的美国奶粉过敏,面部起了不少疙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01 00:33:20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