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卡脖子也就算了,吃个北京烤鸭还被卡脖子?英国曾凭借樱桃谷鸭的专利,每年从中

紫瑶望烟霞 2025-08-01 01:45:39

芯片被卡脖子也就算了,吃个北京烤鸭还被卡脖子?英国曾凭借樱桃谷鸭的专利,每年从中国获利数亿人民币!好在2017年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媒体2017年9月12日报道,谁能想到,让北京烤鸭飘香的鸭子,竟曾让中国农业陷入被动?在芯片之外,卡脖子的阴影也笼罩着我们的餐桌。一只烤鸭的背后,是一段令人感慨的种源争夺史。 故事始于1870年,北京鸭漂洋过海落户英国。这种鸭子体态丰腴,迅速俘获了欧洲人的胃。然而英国人很快发现了问题,纯种北京鸭脂多肉厚,烤制后过于油腻。 1958年,英国农场主约瑟夫·尼克森创办了樱桃谷农场,目标明确,改良北京鸭。经过数十年遗传筛选,一种生长迅速、瘦肉率高的新品种诞生,这就是后来称霸全球的樱桃谷鸭。 讽刺的是,这个源于中国鸭种的混血儿,在1991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后,竟迅速将它的“祖先”北京鸭挤出主流位置。 从此中国肉鸭产业陷入尴尬境地,我们拥有全球60%的肉鸭存栏量,每年消耗30亿只白羽肉鸭,但核心种源却握在英国人手中。 英国人的商业布局堪称精妙,樱桃谷鸭被划分为四个代系,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最核心的曾祖代种鸭,凝聚着最优基因组合,毛利率高达60%以上,但被严格禁止出口中国。 中国企业只能高价进口父母代鸭苗,辛辛苦苦养殖加工,行业毛利却仅有5%-15%。据统计,仅凭知识产权专利,英国每年就从中国获利数亿人民币,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都在为吃烤鸭给英国农场上贡。 更令人憋屈的是,樱桃谷公司甚至不向中国出售纯种鸭苗,这导致其祖代种鸭价格达到北京鸭的十倍。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全聚德享用烤鸭时,九成以上的原料竟是这个带着洋基因的品种。种源受制于人,产业咽喉被扼,中国鸭业在看似繁荣下暗藏危机。 直到2016年,开始出现转机,由于创始人年事已高且后继无人,樱桃谷农场被挂上出售名单。得知消息后,北京首农股份与中信集团火速组成联合体参与竞购。 当时国际农业巨头虎视眈眈,国内也有质疑声,有人认为该自主培育,有人担心中国企业管不好国际公司。但首农与中信看准了时机,种业资产是农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必须拿下! 2017年9月,这场跨国收购尘埃落定。中国企业不仅收回了樱桃谷鸭的完整基因专利,更将百年积累的育种技术和全球市场网络收入囊中。这堪称农业版的出口转内销,一个半世纪前离开中国的北京鸭血脉,终于带着尖端技术回家。 然而,收购完成只是起点,首农股份立即投入资源重组,在内蒙古新建年产2.8万组父母代种鸭的基地,使山东基地产能翻番,研发投入年增40%,利用CT扫描和基因组学提升育种精度,全球农场每天传回数十万只鸭子的生长数据,喂养着世界上最聪明的肉鸭育种算法。 效果立竿见影,六年时间,樱桃谷鸭父母代产能扩大超3倍,育种精确度最高提升80%。在越南市场占有率两年内从零飙升至40%,公司营收翻倍增长。 如今我们今天吃着皮脂率33%以上、肌纤维分布均匀的烤鸭,背后是CT机里鸭子们的体检报告和科学家对基因图谱的破译。 从北京鸭流失海外,到樱桃谷鸭重归故土,这场跨越150年的轮回揭示着残酷真相,餐桌上的一只鸭子,映射着一个国家的农业根基。 参考资料: 我国成功收购全球最大肉鸭品牌:樱桃谷鸭的前世今生——金融界 2017-09-15 首农中信15亿“接回”北京鸭——北京青年报 2017-09-12

0 阅读:44
紫瑶望烟霞

紫瑶望烟霞

紫瑶望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