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年,成吉思汗攻陷忒耳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泰尔梅兹)。一个老女人求饶道:“不要杀我,我给你们一颗大珍珠。”蒙古人要珍珠时,她回答:“在我肚子里。”于是,蒙古人就活生生剖开她的肚子,取走了珍珠。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帝王之一。他领导的蒙古铁骑征战四方,几乎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所向披靡,席卷金朝、西夏,中亚,甚至东欧,至鼎盛时期,蒙古帝国的疆域广阔,东至太平洋,西抵黑海沿岸,南至南海,北至北冰洋。而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铁骑,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然而,铁木真的少年时期却充满了艰难和苦楚。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曾是蒙古部落的首领,但他被塔塔儿部害死,年仅9岁的铁木真,便成为了父亲去世后的家族支柱。更为不幸的是,铁木真一家被亲族抛弃,留在原地的只有几头未成年的牛羊。为了生存,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带领着众多兄弟姐妹艰难求生。长时间内,他们只能依靠野菜和果实充饥。 铁木真和他的弟弟们终于学会了打猎,能猎到一些野生动物作为食物。当铁木真和弟弟们钓到一条金色的大鱼时,准备带回给母亲。却被另两个兄弟抢走了这条鱼。铁木真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告诉他:“现在除了影子,我们再无朋友,除了牲畜的尾巴,连一根鞭子都没有。”母亲的忍让,未能平息铁木真内心的愤怒。 铁木真和弟弟合撒儿决定亲自去为母亲讨回公道,他们默默地准备了弓箭。在寂静的夜晚,他们悄悄靠近了自私且强势的别克帖儿。面对箭矢,别克帖儿知道活着无望,但他还惦记着自己的亲弟弟别勒古台,于是对铁木真说:“别弄灭自己家的灶火,不要抛弃别勒古台,我是自作自受,让我死吧。”
公元1220年,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在中亚大地上拉开了帷幕。成吉思汗麾下百战之师已经席卷西域,所向披靡。但是,他深知贸然进攻必将损失惨重。身为一代明君,他想给忒耳迷城一个投降的机会。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议和,许以优厚条件,劝其归顺。岂料城中守将不识时务,狂妄自大,竟将使者杀害,尸体丢弃城外。 使者的惨死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他握紧了手中的佩刀,目光如炬,对身边将士说道:"忒耳迷城的狂徒,竟敢如此藐视我大蒙古国的威严!我要让他们尝尝拒降的代价。" 成吉思汗当机立断,命令开始围城。蒙古铁骑所过之处,无一活口。那杀红了眼的士兵,手中的刀剑早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不分老幼,妇孺皆遭屠戮。正当一个蒙古士兵举刀准备斩下一名老妇人的头颅时,老妇突然跪地求饶,声称愿意献出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以换取性命。 贪婪的士兵闻言眼前一亮,连忙问珍珠在哪里。老妇指了指自己的腹部,哀求道:"在我肚子里。"那士兵狞笑一声,扬起屠刀,顷刻间刺入老妇腹中,在她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从血淋淋的创口处取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三日屠城过后,忒耳迷城化为一片废墟,尸体堆积如山,野狗在其间嚎叫啃食。据统计,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至少有5万人惨遭杀戮。而这,仅仅是成吉思汗西征路上的一个缩影。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一路烧杀掳掠,攻破了呼罗珊地区的多个城池...
成吉思汗铁木真,作为一代伟大的征服者,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也因其残酷的屠城政策而成为“世界屠夫之王”。成吉思汗所带领的蒙古铁骑,以不可一世的气吞万里的气势席卷了欧亚大陆,所到之处,若是敌人不降,便是尸横遍野。 无论是花剌子模的撒马尔罕,还是西夏的京师,都未能幸免于这场铁血征服。在这些屠城之战中,成吉思汗的残酷手段早已成为了敌人心中的恐惧象征,甚至被阿拉伯世界称作“地狱军团”。这股无情的力量,彻底打破了传统战争规则的底线,令所有敢于反抗的城市陷入死寂。 然而,这种屠城之举在当时的战争法则中,却是一种高效的心理战策略。成吉思汗通过大规模屠杀,展现了蒙古铁骑的无情和强大,迅速瓦解了敌人的抵抗意志,使得后续的征服进程更加顺利。这种手段虽然残忍,却在那个时代的残酷战争中,显得尤为有效。更有甚者,成吉思汗所秉持的“弱肉强食”的草原法则,使得他对待敌人如同对待猎物一般冷酷无情。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他在屠城时并非毫无考虑。他曾规定,屠城时不得杀害三类人:工匠、未成年儿童以及妇女。这一策略不仅显示出他对未来建设和人力资源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在征服过程中对有价值劳动力的谨慎对待。 成吉思汗的战略更为残酷的一面是,他不会允许任何反抗的城市逃脱惩罚。若是有城池稍有反抗,屠城便是必然的结局。相对而言,对于投降的城市,蒙古铁骑则以秋毫无犯的姿态,保持其统治的宽容。这种严苛与宽容并存的策略,也让许多城市在面对蒙古大军时选择了主动投降,以避免不必要的死亡和毁灭。 成吉思汗的征战之路是以无数的血与火铸就的,虽然他曾言“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征服他国,掠夺财富”,但也正是这种对力量的极致追求,使得他成为了历史上最令人既畏惧又敬畏的帝王之一。
留金
肚子里长珍珠?想表达什么?
用户33xxx36
这老妇人是计划怎么取出来
学习
这有多白痴?才能编出这等脑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