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的领域里,值得重点聚焦的消息不算繁杂,就昨天而言,PMI数据无疑是一大关注

湖贵籽 2025-08-01 11:25:27

在A股的领域里,值得重点聚焦的消息不算繁杂,就昨天而言,PMI数据无疑是一大关注点,下面就来给各位细细剖析一番。

PMI数据一经公布,再叠加7月30日重要会议所传达出的精神,昨天的市场便呈现出了整体明显的调整态势。回顾整个7月,A股市场可谓是一片红火,相信大家都在其中有所斩获。

然而,步入8月,以7月30日的会议为重要节点,再加上7月31日PMI数据的亮相,我觉得大家对于A股市场,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基本面层面,都理应形成全新的判断。而这一判断的核心结论就是,这些因素会对A股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一点我们的态度十分鲜明。

接下来简单罗列几个关键要点:

其一,7月30日重要会议的核心逻辑在于,至少从短期来看,在11月之前,很难出现增量的、全新的强刺激政策。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市场难以依靠强大的政策驱动力来实现大幅上扬,投资者需要对政策的助力保持较为理性的预期。

其二,7月31日的PMI数据释放出了较为明显的信号,整个宏观数据后续继续走弱很可能会成为既定事实。要知道,7月才刚刚开启经济运行的新周期,后续的8月和9月,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或许会更大。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较为严峻的基本面挑战,企业的盈利预期、市场的整体活跃度等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三,从政策层面来分析,7月30日的会议明确表明,“反内卷”政策是要持续推进的,但不会采取违背市场经济规则、行政过度干预式、一刀切式以及硬性将价格推高的措施。

我们认为,不采取这类措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简而言之,在需求端尚未真正启动的情况下,如果在上游层面以“反内卷”之名,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拔高价格,那么对整个宏观经济所造成的伤害,恐怕要比不进行“反内卷”更为严重。

在此,我要再次强调,在需求端没有真正启动的情况下,通过行政方式强行抬高最上游商品的价格,对宏观经济的伤害程度要远超“内卷”本身。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经济学者,我说出这番话是有原因的。过去两周,我看到市场过度夸大了所谓的“反内卷”政策,盲目地推高价格预期,这让我深感担忧。还好,7月30日的会议给这种市场上过高、盲目甚至违背经济规则的期待浇了一盆冷水,这着实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真正要让经济实现好转,依靠的是需求的增长。而需求增长的关键,在于最终端的消费需求能够增长,进而带动投资需求的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已经持续长达34个月的PPI负增长实现回正,这才是符合正常经济规则和规律的路径。

那种人为地、盲目地、一刀切式地、运动式地、行政式地试图单方面把物价,尤其是上游物价推高,以扭转PPI负增长状况的做法,是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策没有选择这样的方式。

目前股市虽然有降温的趋势,但从长远和理性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今天就讲这么多内容,节目时间无需过长,但都是满满的干货,我们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我们认为A股和美股两个市场都存在调整的可能性,A股市场之所以会调整,是因为7月的涨幅过大,投资者对政策的期待也过高,所以本身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下,市场出现向上冲的态势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大家要清楚,最终是基本面决定市场情绪,而不是情绪决定基本面,这就是当下A股市场的真实情况。再来看美股,它最大的问题在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固然很好,但涨势过于凶猛,我们期待美股能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从而给我们提供一个再次建仓的绝佳机会。

最后再提一个小消息,昨天国常会围绕人工智能+发布了一个高层文件。我们十分期待A股和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品种,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否则的话,面对美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出色表现,我们恐怕真的只能羡慕不已了。

虽然在我们给会员的总体仓位配置中,有40%的仓位放在了美股,但我们同样希望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的品种能够迅速崛起,为会员带来更为丰厚的投资收益。就目前而言,我们会员最近整体的持仓感受还是相当不错的。

0 阅读:7
湖贵籽

湖贵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