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太平军大将蔡元隆辞职回老家,与四个妻子生了六个孩子,购置田宅安度晚年

梦幻星河缘 2025-08-01 11:29:09

1864年,太平军大将蔡元隆辞职回老家,与四个妻子生了六个孩子,购置田宅安度晚年。太平军覆灭前,蔡元隆投靠左宗棠,使得李鸿章对他无可奈何。 提到左宗棠,他可是李鸿章的老朋友了。 然而当年太平天国即将覆灭之时,太平军大将的蔡元隆突然选择辞职回老家。 那一年,四十三岁的蔡元隆带着四个老婆和六个孩子,回到乡下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然而,他决定回老家也是有原因的。 1862年,二十七岁的太平天国"会王"蔡元隆站在垛口,望着城外连营十里的淮军营帐。 李鸿章的胞弟李鹤章亲率三万精锐,对着太平军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这个时候,清军手中的武器都是洋枪甚至还有五十门"开花大炮"。 而城内早就粮草不足,甚至连顿稀粥都喝不上,只能啃点草根树皮。 这个时候的蔡元隆,佩刀鞘都没了。 因为那上面的木屑也能吃。 为了活命,蔡元隆决定面对现实,想着新办法活命。 随后,"诈降"的计策成型。 当使者将降书送至淮军营帐时,蔡元隆正在准备计划的实施。 "请李帅少带亲兵,免惊军民"的恳求背后,是埋伏在南门瓮城的八百死士。 第二天李鹤章率一千五百人入城收复城池,当马蹄踏过吊桥的瞬间,城头突降箭雨。 混战中蔡元隆的亲兵队长认出李鹤章绛红战袍,三支火枪齐射穿透其左腿。 若非降将程学启拼死抢人,李鸿章险些要为胞弟发丧。 1863年的绍兴战场后,蔡元隆攥着李秀成从被围天京城送出的血书,绢帛上"速援"二字让他看清了事实。 而帐外躺着三千具太平军尸首,早已被左宗棠湘军伏击。 军医截断伤兵溃烂的肢体时,帐内将领们为是否驰援天京激烈争执,最终蔡元隆掀翻桌案:"曾剃头的壕沟已围了天京三重,这是教弟兄们去填万人坑!" 转投左宗棠的密谋开始了,蔡元隆看准湘淮两系争夺浙北地盘的嫌隙,派心腹携三箱无锡府库金锭夜叩湘军大营。 见钱眼开的左宗棠,捻须大笑"此子知我"。 次日,他便向朝廷呈递《为蔡元隆乞恩疏》,将他麾下残部编为"忠义营"。 当李鸿章的缉拿令飞驰而至时,这位新晋候补道台已在湘军护卫下泛舟湘江。 绍兴兵败的次日,蔡元隆将最后千余亲兵送进左宗棠军营换取身契,自己单骑驰向浏阳老家。 暮年的蔡元隆在百亩水田深处建起三进宅院。 前厅供着"天地国亲师"牌位,暗室却藏有李秀成所赠七星宝剑。 每逢清明,总有操常州口音的老兵乔装粮商登门,他们在后院密室焚化纸钱,灰烬里混着无锡城阵亡弟兄的名册。 同治八年浏阳河大旱,蔡元隆开仓放粮的布告墨迹未干,粮车竟遭黑衣人纵火。 三日后长沙知府送来密函:"合肥犹念旧事",他淡然付之一炬,翌日加筑粮仓围墙。 1896年秋收时节,七十五岁的蔡元隆倒在晒谷场。 儿孙从棺底翻出半卷染血的无锡城防图,背面蝇头小楷记录着六十七个阵亡部卒姓名。 而在千里之外的天津直隶总督府,油尽灯枯的李鸿章仍会梦到无锡城门洞开时,那个手提长矛的年轻身影。 不得不说,蔡元隆是真聪明,既保住了自己的命,也留下了新的希望。 历史洪流中的胜败荣辱,终被湖南沃土上岁岁更迭的金色稻浪悄然吞没。 主要信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另一视角读太平天国史)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