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教授说如果这个时候让英伟达40万到60万片H20进入中国市场,那中国的国产芯片接下来的一两年就比较困难了。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点破了中美科技博弈的核心逻辑。 英伟达H20芯片表面看是给中国AI企业解渴,实际上是在给国产芯片断粮,美国这招玩得很高明,既赚了钱,又拖慢了中国的自主芯片发展。 现在中国市场的H20需求高达180万颗,库存却只有60-90万,英伟达紧急加单30万片,阿里、腾讯、字节这些巨头疯狂囤货,短期看是解决了算力荒,长期看却是在给国产芯片挖坑。 国产芯片不是没实力,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这些企业已经能拿出接近H20性能的产品,但问题出在生态上。 全球90%的AI开发都依赖英伟达的CUDA平台,中国企业要换国产芯片,得重写30%以上的代码,耗时半年以上,成本太高。 英伟达就是吃准了这一点,H20性能虽然被阉割,但CUDA生态的粘性太强,中国企业哪怕知道是坑,也得往里跳,因为不跳连眼前的AI研发都搞不下去。 美国这波操作很阴险,先是在4月突然禁售H20,逼中国企业提前囤货,然后又放宽限制,让英伟达重新供货,一来一回,中国企业既花了冤枉钱,又打乱了国产芯片的推广节奏。 更狠的是,网信办最近约谈英伟达,质疑H20存在安全后门,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美国议员早就提议在出口芯片里加“追踪定位”功能,真要是用了H20,中国的AI数据安全都可能被捏在别人手里。 国产芯片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市场,如果阿里、腾讯这些巨头能咬牙扛住短期阵痛,把订单给华为昇腾而不是英伟达H20,国产芯片的迭代速度会快很多。 但现实是,商业公司只看眼前利益,没人愿意当冤大头,结果就是越依赖英伟达,国产芯片越难翻身。 这场博弈的胜负手不在技术,而在决心,中国敢不敢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一样,宁可慢一点也要把芯片自主权抓在手里? 你觉得中国企业该不该继续买英伟达H20,还是硬着头皮支持国产芯片?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沈逸教授说如果这个时候让英伟达40万到60万片H20进入中国市场,那中国的国产芯
论史家
2025-08-01 12:15:5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