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发怒摘去邓世昌的顶戴,现实中,李鸿章没这胆量】
很多清宫剧中,有一些官员与上司发生了矛盾,争吵了几句。而上司往往会大喊一声,摘掉此人头上顶戴,革去他的一切官职。真实的历史上,这样的上司不会这样说,更不会这样做,因为他压根就没这样的权力。 在1962年的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一个片段是邓世昌与李鸿章叫板。邓世昌想出海作战,而李鸿章却不允许。然而,邓世昌却对李鸿章说道:“民意不可欺,士气不可辱。”顿时,激怒了李鸿章。于是,李鸿章一怒之下,命人摘去邓世昌的顶戴。 而在现实中,李鸿章绝对不敢,也不会这样做。当时的邓世昌职务是北洋海军新设中军中营副将,而差是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的管带。 即使,当时邓世昌与李鸿章在意见上不一致,甚至激怒了上司李鸿章,甚至邓世昌的官职差务都是李鸿章上奏奏请的,那李鸿章也没有权力直接摘了邓世昌的顶戴。因为摘去邓世昌的顶戴也就意味着革了邓世昌的官职。而邓世昌的官职可是皇帝授予的。李鸿章要想摘掉邓的顶戴,革了他的职,必须要先向皇帝奏明邓世昌的错误,然后听从皇帝的处理意见。如果,皇帝批示革职,那么李鸿章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摘去邓世昌的顶戴,革去他的官职,这就是奉旨革职。 而在皇帝批示下达之前,李鸿展对邓世昌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撤了他的差,而无权革他的职,自然也不能摘去他的顶戴。 真实的历史中,李鸿展也绝不会这样做,当然他也没权力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