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单位里,基本上都分两种人,一种是有编制的,另一种叫人事代理。 拿我们单位来说,教职工二百余人,有编制的不足一百人,不到一半,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师都是人事代理,在日常工作中,人事代理和编制人员同工同酬。 在评职方面,不管是评副高还是评中职,编内编外都有相应的名额。就拿评副高来说,今年编内人员只有一个副高名额,那竞争是相当激烈,因为编内人员年龄比较大,入职时间都比较长,大家为了评高级职称,都是做足了充分的资格准备。而编外今年副高名额竟然有七个,可编外人员多是近几年入职的,大家资格尚浅,以至于副高名额都会有空余。 要说编内、编外的区别,平时待遇上还真看不出来,可能部分编制人员比较有优越感,尤其是口罩后这几年,编制人员的工资都能按月按时的发放,人事代理的工资发放和编制人员不是同一个系统,有时会发的少晚一个月,但也不会拖欠。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人事代理人员退休后的工资会比编制人员少一些,具体少多少,这个也不得而知,因为人事代理的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大的一批也才四十岁,不知道退休后能差多少。 最近两年,教育局也在组织老师们陆续转编,但转编的方式是考试,跟当年考工作时一样严格,这下可让人事代理的老师们卷起来了,大家一边忙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利用一切也许时间准备考试。我身边好几个同事,都35+了,几乎是拼了命的学,渴望着早日拥有编制,没有编制,仿佛永远觉得低人一等。 今天和当年的一个“徒弟”聊天,我说入了编你就再难继续往上评职了,其实可以等副高评上再入编。 她说那可不行,入编考试也不一定年年有,只要入了编,就算到退休不评副高了那也值,相反,没有编制的话,那过几年,学生少了,人事代理随时可能被清除。没有编制,再高的职称有什么用! 这话听着也很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现在的单位里,基本上都分两种人,一种是有编制的,另一种叫人事代理。 拿我们单位来
人文世界
2025-08-01 14:51: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