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罪的,问他:你是谁?他虚弱的挤出三个字:“帅士高”。一个埋藏了整整十七年的大谜团终于圆上了——大渡河那场拼死拼活的奇迹,最后一个英雄,找着了! 事情要从1935年5月说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被湍急的大渡河拦在了四川安顺场。对岸,国民党的军队早已架好机枪严阵以待。 河水浑浊汹涌,河底藏着数不清的暗礁险滩。对红军来说,强渡大渡河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一旦过不去,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红军必须在敌人的大部队赶到前冲过河去,时间像火烧眉毛一样急。 那时,红军手里只有一条从敌人那夺来的小木船。就靠一条船运送成千上万的队伍根本不可能,时间也来不及。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名叫帅士高的年轻船工走进了红军的视线。帅士高那年二十四五岁,从小在大渡河边长大,三岁就跟着父亲在河里扑腾,十七岁那年一个猛子能扎出老远,水性好的像条鱼。 当红军着急上火地询问有没有办法帮忙渡河时,帅士高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我带你们过河!我有条小船藏起来了,我能找人来!” 5月25号天刚亮,一场关乎红军命运的强渡行动正式打响。由熊尚林连长带领的红军勇士率先登上了帅士高他们负责的第一条船。 船一离岸,对岸的枪声就像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响起来了。子弹嗖嗖地擦着船帮飞过,打得水面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帅士高和另外七个经验最丰富的船工站在船头和船尾,手里的篙杆、桨板舞得像风车。河水像发了狂的黄龙,推着木船在浪里颠来簸去。 红军战士趴在船舷边奋力向对岸还击,子弹打得密集。一颗手榴弹冒着烟落进了船舱,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眼疾手快的战士立刻抓起来就扔回了河里,轰隆一声,炸起的水柱把大伙都浇成了落汤鸡。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 第一批战士跳下船冲向滩头阵地,用火力压制住敌人。帅士高等船工不敢歇一口气,马上掉转船头往回划,继续运送下一批战士。 就这样一趟又一趟,冒着不断飞来的子弹,在惊涛骇浪里整整来回撑了十几趟。到最后船靠岸时,帅士高的手因为拼命握紧篙杆而被磨出了一片片血泡,可他顾不上这些,看着红军战友们一批批踏上对岸的土地,揪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后,继续他们的战略转移。临分别时,彭德怀司令特意掏出几个银元要塞给帅士高,作为酬谢。 帅士高却连连摆手推了回去:“你们能打胜仗,比给我啥都强!”他单纯地想着,帮红军是应该的。可他哪里料到,自己这不要钱的举动,给他自己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红军前脚刚走,国民党后脚就来报复了。因为帅士高是带头帮助红军的,他的名字被记在了黑名单的第一位。 国民党的兵凶神恶煞地到处抓他,扬言要打死他。家里房子被点了,吃饭的家伙——那条陪伴他多年的小船也烧成了焦炭。 帅士高没了活路,连家都不敢回,被逼无奈只能一头扎进了山大沟深的大凉山深处躲命。 可他一个走投无路的汉人,在那偏僻闭塞的山区里,日子比黄连还苦。很快,他就被一个势力很大的黑彝奴隶主给抓住了,从此成了没人身自由的奴隶。 奴隶主看他是个汉人,又是个撑船的好把式,就把他派去凿石头、干最重的活。鞭子像下雨一样抽在他身上,白天牛马不如地累死累活,晚上只能蜷缩在又臭又潮的牛棚角落,连肚子都填不饱。 整整十七年,帅士高就在这暗无天日的苦役中熬着,耳朵也渐渐听不清了。支撑他活下来的,就剩一个模模糊糊的念想:红军会回来的,那些好人不会忘了我们。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开进大凉山深处执行剿匪任务,战士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大地主勾结土匪躲进了山里,留下了一群衣衫破烂、骨瘦如柴的奴隶没人管。解放军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开始清点和救助这些被压迫的人。 在一群木讷绝望的奴隶里,战士们发现一个老汉明显和周围人不一样。他一只眼睛完全瞎了,只剩下深陷的眼窝和溃烂的疤痕,另一只眼睛也蒙着一层厚厚的白翳,看东西费劲得很。 听到战士们用汉话交谈,他那张枯槁的脸上竟然露出一丝激动,挣扎着想说什么。战士们靠过去仔细问,才得知他是个汉人,叫帅士高。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负责的干部心头猛地一震,觉得耳熟,不敢怠慢,立刻层层上报。 消息传到西康军区,鲁瑞林副政委几乎是跳了起来!他太清楚“帅士高”这三个字的分量了——那可是刘伯承、彭德怀两位元帅这些年一直念念不忘、反复叮嘱要找到的大恩人啊! 当年大渡河那场血战,没有像帅士高这样勇敢的船工舍命相助,后果不堪设想!原来,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政委员会就开始找寻这些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 帅士高作为强渡大渡河的第一功臣,红军一直记着他!但多年寻找毫无音讯。 谁能想到,这位英雄竟然在这大山深处沦为了奴隶,受尽非人折磨十七年!军区火速给中央军委发报:当年大渡河上的英雄帅士高,找到了! 信源:「记者再走长征路」大渡河船工帅仕高:第一个站出来为红军摆渡 中国青年报
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
瑶凤栖琼枝
2025-08-01 15:2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