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外交降格了?九三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国给周边国家都发了邀请,韩国当然也在其中。可这次韩国参加阅兵的名单里,压根儿没看到总统李在明的名字,反而是国会议长禹正植带队去,这是不是代表者韩国把咱们的外交规格给降下来了?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说说国际交往里的参会惯例。国家之间的重大活动邀请,对方派谁来,从来不是简单看“谁官最大”,总统不便出行的情况下,总理、议长代为参会很常见。 再说了,根据活动性质、国内日程安排不同层级的代表,本就是外交实务中的常态操作,并非一句简单的“降格”标准所能说清的。 自打李在明政府上台后,中韩互动的频率已经明显增加。从经贸合作到人文交流,双方高层沟通渠道始终畅通。 今年前七个月,中韩贸易额虽然有波动,但依然保持在千亿美元级别,韩国企业在华投资的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实打实的合作,比单一活动的参会名单更能说明两国关系的温度。 而且国会议长在韩国的政治体系里分量可不轻。禹正植作为国会议长,代表的是韩国立法机构,属于妥妥的韩国二把手,他来参加阅兵,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表态。 九三大阅兵是纪念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活动,核心是传递和平理念。韩国派谁来,关键看是否能传递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信号。禹正植带队参会,本身就释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这比纠结“谁来”更有意义。 这些年,中韩关系经历过起伏,但双方在经贸、环保、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共同利益一直很稳固。韩国民众对于前总统尹锡悦的外交政策不满,也说明务实合作才是中韩关系的压舱石。判断双边关系好不好,得看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不是单看一次活动的参会层级。 其实,真正的外交规格,藏在相互尊重的细节里,藏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中韩都是东亚重要国家,保持良性互动对地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禹正植参会期间,大概率会与中方就经贸、历史认知等议题深入交流,这些具体的沟通成果,远比“谁来参会”的形式更有价值。 所以啊,没必要盯着名单上的职位纠结“降格”与否。韩国派国会议长参会,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合理安排,传递的是参与和沟通的诚意。 中韩关系的好坏,最终要看双方是否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把合作做深做实。这次阅兵的核心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只要韩国带着这样的态度来,谁带队参会,其实没那么重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9月3日我国的阅兵仪式有两个国家明确不来参加?那就是印度和韩国,印度不来的原
【44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