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都知道,在战斗的时候,只要没有了指挥,底下的士兵就很容易乱起来,因为没有了指挥,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自古以来,都有擒贼先擒王这一说法。 王德明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他是在1948年的时候加入解放军的,先后也参加过不少的战斗,比如渡江战役,淮海战役,他都是有参与的。 所以,在战斗上,他也算是有些经验的,在解放战争时期,王德明也受了不小的伤,所以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组织上是不想让他参加的。 但是王德明一听需要战士们保家卫国了,他心里的那股子热血就怎么也熄不下来,坚持一定要上战场。 这也是为什么,他是老兵,却并不是在前线上阵杀敌,而是作为后勤人员去送弹药的。 因为他的身体原因,让他去上阵杀敌是不可能的,但是王德明也不想看着其他战士们都在战场上拼杀,他却只能在后方养病。 宁愿当一个担架兵,他也要上战场,就这样,他上了战场,虽然只是一个担架兵,但也不代表担架兵就轻松了。 在枪林弹雨中,王德明一次又一次的带着伤兵离开,就算再难,他也坚持着,在汉滩江南岸的战斗中,为了切断我军的补给。 联合国军直接炸断了数座桥梁,无法过桥,想要运输物资,或是带着伤兵离开,就只能下水。 当时可是冬天,江水冰冷刺骨,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德明毫不犹豫的就下了水,和王德明一起的还有很多战友。 他们不停的在冰寒刺骨的江水里面穿梭,非常及时的挽救了18位战友的生命。 就连运送物弹药,也只能是让战士们从江水中蹚过去送,也是在运送弹药的时候,王德明一到地方,就发现了情况不对劲。 实在是太乱了,敌人都快要攻上来了,但是连队的十几名战士们却都没有什么动作,一副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样子。 王德明立即问了情况,一名小战士语气十分慌乱:“连长和排长都牺牲了,现在整个连队都只剩下我们15个人了。” 王德明一听,心中也是一沉,这些士兵都是普通士兵,也没有什么指挥的经验,如果让他们自由发挥,那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王德明也不磨叽,立即说:“同志们,别慌,我是老兵,大家都听我指挥。” 这种时候,战士们缺的就是一个主心骨,王德明这话一出来,战士们立即就没那么慌了。 接下来王德明也是迅速想着要如何作战,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弹药严重不足,想到这里,王德明立即下令。 让战士们都从战壕里出来,趁着敌人还没攻过来,赶紧把之前牺牲的队友的弹药以及敌人的弹药统统都收集起来。 王德明过来的时候也带了弹药,一人分到了三颗手榴弹,其中十个战士在正面进行攻击,剩下五个战士则是在侧面发动攻击,牵制敌人,为正面作战的战友们分担压力。 在敌人靠近的时候,王德明立即让战士们把手榴弹给扔出去,接下来敌人也不太敢过于靠近。 一时之间,敌人也攻不过来,但是弹药还是一个大问题,不过好在第一波和第二波攻击是守住了。 在弹药用光之后,王德明也不犹豫,果断下命令准备拼刺刀,王德明更是身先士卒,直接就冲了出去。 姿态之勇猛,让敌人都招架不住,最终也成功守住了阵地,王德明在这场战争中足足杀了39个敌人。 在战士们陷入慌乱的时候,他果断挺身而出,带领着战士们成功阻挡了敌人,更是奋勇杀敌,王德明也因此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这样的发展,就连王德明自己都没想到,不过他也不是为了这些功劳才那么做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只是想尽己所能保住阵地,让战士们能够振作起来杀敌。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他就选择了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去过平淡的日子。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01 16:06:35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