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印度刚说要和中美“争夺国际领导地位”,下一秒就被当着全世界打脸,印媒破大防 信源:环球时报——美国对印度强征关税后再羞辱 美财长: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 最近,印度在国际舞台上雄心勃勃。财长夸了海口要与中美竞争,总理莫迪也信心满满,刚庆祝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便放出豪言,计划在三年内超越德国。 谁知,这些壮语犹在耳边,一盆冷水就从大洋彼岸泼了过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社交媒体上淡淡地表示,“并非全球重要角色”。紧接着,总统特朗普更是毫不留情地嘲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一样死气沉沉,我一点也不在乎它还能低迷成什么样!” 这场“盟友”间的戏剧冲突,很快就从口头交锋转向了实际行动。就在美方表态的第二天,特朗普的关税大刀轰然落下。自8月1日起,美国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印度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刀刀都砍在印度经济的命脉上——IT服务、纺织品和珠宝。 消息一出,班加罗尔的科技公司首当其冲,初步估算仅IT业每年就可能损失120亿美元。塔塔集团紧急叫停了新厂投资,连苹果公司也冻结了在印度的代工扩张计划。莫迪总理的“世界工厂”蓝图,一夜之间布满了裂痕。 打击之后,羞辱也接踵而至。美方不仅高调宣布将与巴基斯坦合作开采石油,特朗普更是用戏谑的口吻喊话:“印度可以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改从巴基斯坦进口嘛。” 更狠的是,特朗普轻飘飘一句“我让莫迪停战”,又揭开了此前印巴空战中印度落败的伤疤。巴基斯坦总理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公开感谢“中国盟友让我们赢得了空战”。 美方态度为何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美国媒体分析,这与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四处碰壁有关。在与欧盟、日韩的交锋中,美国并未占到多少便宜,尤其见识到了中国“不可撼动”的实力后,便急于寻找一个看起来的“软柿子”来立威。 面对如此困境,印度的战略短板也暴露无遗。当美国需要转移国内矛盾时,印度反倒成了最方便的“待宰羔羊”。印度也曾试图效仿中国,打一场贸易反制战,却悲哀地发现,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到连合格的子弹都难以量产,根本拿不出有分量的反制筹码。 慌乱之中,印度的一些操作更显得章法大乱。比如,宣布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签,却要10万元存款证明,还仅限北上广,被网友讥讽为“羞辱式放行”。而在金砖国家圈子里,莫迪的信誉也早已透支。 在大国博弈的白热化中,一些国家的选择反而更显智慧。当莫迪挨刀时,全球唯有俄罗斯挺身而出。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痛斥特朗普,力挺俄印经济充满活力。毕竟,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救命稻草”,丢掉印度市场,俄经济将雪上加霜。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态度。中国外交部未发一言,保持了邻国的体面,但商务部的行动却说明了一切:中印贸易额逆势增长,光伏设备与机电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输往印度。这种沉默并非冷漠,而是传递出一种信息:真正的合作是基于行动,而非空洞的口号。 邻国蒙古的经验,或许更值得印度深思。蒙古国曾因发现巨量稀土矿而雄心万丈,一度幻想绕开中俄直通欧美。可惜现实很骨感,全球70%的稀土提纯技术专利都掌握在中国手里,连美国的技术成本也是中国的四倍。 蒙古最终还是脑子占领高地,选择务实合作。不久前,中蒙俄返空车宽轨装车业务成功试运行,满载货物的列车从中国口岸出发,顺畅直达莫斯科,莫迪看了也只有流口水的份。 在国际棋局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错判形势的输家。与邻为善不是软弱,而是看清棋局后的通达与智慧。那么莫迪手中是否还有筹码,能够让他放下身段,真正拥抱身边的朋友圈?
[太阳]印度刚说要和中美“争夺国际领导地位”,下一秒就被当着全世界打脸,印媒破大
冰枫看历史
2025-08-01 19:31: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