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发现了没有,日本满大街跑的都是K-Car之类的小车,但出口到海外的却是汉兰达,普拉多这些大块头。 所以有人会心里犯嘀咕,日本人是不是把好的都藏起来了,专挑次的往外卖。 甚至有人阴谋论,觉得这是技术封锁,故意不把核心产品留给本国人用。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是日本人不爱开大车吗。 谈到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本土的汽车消费习惯,和海外完全不同。 他们不是不喜欢大车,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举个例子,东京的停车位平均宽度只有2.3米,比一辆标准B级车的车身还窄。 更夸张的是,很多公寓要求车主提供车位证明才能买车,而车位价格动辄上百万日元。 这种情况下,别说汉兰达了,就连卡罗拉都显得臃肿。 所以K-Car这种长不过3.4米,宽不过1.48米的车型,才是日常通勤的最优解。 那为什么出口车型又大又豪华。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既然本国市场受限,那干脆都造小车算了,何必折腾大车。 这个想法看似合理,但其实忽略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本质。 要知道,丰田本田这些车企,早就不靠日本市场吃饭了。 北美喜欢皮卡,中国喜欢SUV,中东钟爱陆巡,每家都有每家的大胃口。 你不造,别人就造,市场立刻会被通用,大众抢走。 所以大车不是藏着掖着,而是专门为海外市场定制的赚钱工具。 除了以上这些,这里还涉及一个关键问题,日本汽车工业的生存策略。 他们很清楚,本土市场萎缩是必然趋势。 人口负增长,年轻人远离买车,共享交通兴起,每一条都在挤压内需。 但海外呢。 美国每年新车销量1500万辆,中国2000万辆,就连东南亚都在爆发式增长。 这种情况下,把研发资源投向海外高利润车型,才是明智之举。 反观K-Car,虽然本土销量高,但单车利润不到10万日元,还不够塞牙缝。 所以不是不给自己用好东西,而是商业世界里,钱往哪里流,产品就往哪里走。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纠结,那出口版和本土版,质量会不会有差别。 其实完全不必担心。 汽车产业早已实现全球同质化生产,同一平台的车型,核心部件都是共用的。 比如TNGA架构下的凯美瑞,不论卖到哪国,发动机变速箱都一样。 真正区别的,无非是座椅加热,方向盘材质这些舒适性配置。 毕竟要适应不同市场的价格敏感度。 至于藏技术就更可笑了,现在哪个车企不是把最新技术优先用在旗舰车型上。 而旗舰,从来都是全球发售的。 总的来看就是,日本大量出口丰田本田,不是什么藏着掖着。 只是市场规律和国土限制,共同塑造的特殊产业形态罢了。
各位发现了没有,日本满大街跑的都是K-Car之类的小车,但出口到海外的却是汉兰达
饺子说汽车
2025-08-01 23:21:21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