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次的车子交了,现在军区谁也没资格坐,不如家里留着用! 韦杰这人,从小在广西东兰县长大,那地方是壮族聚居区,1914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原名叫韦士良。他没上过啥学堂,早早就帮家里干农活,挑水砍柴啥的。十三岁那年,接触到农民运动,1927年进了韦拔群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了点革命道理。1929年百色起义爆发,他十五岁就投身红七军,当起小战士。从基层干起,很快就因为表现好升到班长、连长。长征时候,他随红三军团走,翻雪山过草地,吃尽苦头,还参加了娄山关战斗那样的硬仗。陕北到了,他继续在部队里磨炼,升到骑兵团团长。抗日战争打响,他调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带七六九团在太行山区打游击,香城固伏击战啥的,消灭了不少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当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指挥部队渡黄河,攻城拔寨,立下不少功劳。 建国后,1951年他率第六十一军入朝作战,虽然中途出了点问题被撤职,但他转到军事学院教书,传授经验。1955年授中将军衔,后来当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一直管防务到1982年离休。他一生节俭惯了,用车都挑旧的,嫌红旗车油耗高就换省油的,从不搞特殊。这人壮族出身,从穷小子到中将,没变那份朴实劲儿,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上跟普通人差不多。很多人佩服他这种作风,因为在那个年代,能保持初心不容易。他退下来后,还老想着广西发展,多次回去帮规划啥的。这辈子,他参加过长征、抗日、解放战争、入朝,功勋不少,但始终低调。1987年他走的时候,七十三岁,留下的是廉洁形象。 韦杰身体从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开始出毛病,那时候他六十多岁,指挥作战把身子累坏了,一天比一天虚弱。退役后,他没闲着,总牵挂广西老家的事儿,几次回去视察,帮当地规划建设。家人劝他多歇歇,他总说有事儿要做。1985年,肺部问题严重起来,原计划回乡的行程搁浅了。中央重视他的健康,安排进北京医院治疗,还配了奔驰250专车,方便就医。他用车原则性强,只限公务,私事儿一律不碰。私下他很少坐那车,觉得太奢侈。1987年初,出院没几天,病情突然复发,没挺过去,二月三日走的。郭毅料理后事时,看到那辆奔驰钥匙,决定上交。她开家庭会议,跟子女们说清楚,这车不能留私家。开车从北京去成都军区总部,递交文件。 军区那边接到,挺为难,因为车级别高,现任没人够资格用,建议她留着自家开。郭毅坚持原则,说韦杰在世也不会同意私用。军区讨论后,最终收下。她还交了另一辆车啥的。这事儿体现出韦杰夫妇的作风,从红军时候就养成节俭习惯,当军长时东西被偷也不搞特殊。建国后管大事,但生活简朴。郭毅继承这点,上交东西就是不想占公家便宜。军区感动,说这车有纪念意义,但按规定处理。韦杰晚年在北京治病,复查多次,病情复发得急。郭毅处理遗物时,坚持上交,体现老一辈的本色,不占便宜。 郭毅交完车,没停下,继续处理韦杰其他东西。少量积蓄和物品,她分类整理,上交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清点,她签字确认。韦杰的胞兄韦士连、韦士佳,还有十多个侄儿侄孙,在广西山区过日子,跟当地人一样,没沾他的光。郭毅晚年保持低调,住简朴房子,偶尔回广西看看乡村变化。她拒绝额外福利,自理生活。 韦杰夫妇几十年这样,赢得敬佩。郭毅相信,这样做韦杰会满意。他们的行为成了榜样,提醒后人别忘初心。从壮族穷小子到中将,没变节俭本色,郭毅延续下来,上交一切就是最好证明。韦杰一生功勋,从红军到中将,参加长征、抗日、解放战争,入朝虽有挫折,但廉洁形象没变。
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
琉璃映月情
2025-08-01 23:22: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