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军海军上将的战略忽悠:中国别造军舰了!2025年7月24日,美国国会武装

庚黑星君 2025-08-02 02:31:20

来自美军海军上将的战略忽悠:中国别造军舰了!

2025年7月24日,美国国会武装部队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军海军副部长考德尔海军上将发言称:中国17家船厂正在高速运转,以每年20艘的速度交付新舰,占了全球下水军舰的40%。

目前中国军舰总数已超355艘,美国因为产能不足工人短缺,舰艇总数降到290艘,短期难逆转。

为此,考德尔呼吁中国暂停造舰,以缓解国际紧张,继续增长无助于稳定。

在这场本不受关注的听证会上,考德尔上将的呼吁只能印证一个结论:

美国昔日海上霸权的制造业底盘,正在因为造不出船、修不好舰而松动。太平洋对岸一座座造船厂正以焊接的火光,改写太平洋两岸的战略态势。

这场没有硝烟的舰艇竞赛,悄然进入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阶段。

一、数量反超!

中国海军的发展节奏之快,早已超越了追赶层面,正向压制演进。

仅就舰艇数量而言,中国目前已列装各类作战舰艇超355艘,不仅是全球第一,且增速仍在持续。

与之相对的是,美军舰艇总数2025年跌至290艘左右,扣除长期维修、保养、封存或训练用途,真正可用于作战部署的战舰在210艘上下。

美军每年平均新舰交付数量维持在6到8艘,中国稳定在每年20艘以上。

不只是驱逐舰、护卫舰,连航母和核潜艇也在加速建造。

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将逐步拉开与美军之间的量级差。

如果说二十年前,中国海军仍处于数量不够,质量偏弱的阶段;

如今,中国不仅追平了数量,还在逐项突破质量的壁垒。

二、技术跃迁!

美军的自信,一度建立在技术压倒性优势之上,特别是在舰载机体系、反导系统、核潜艇静音水平等方面。

然而,这种优势正面临全面反超。

首先是舰载机。

中国歼35隐身舰载机正成为新一代航母打击力量的中坚,携带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千米,超越美军AIM120D;霹雳17超远程导弹射程达400千米,已构成对美军E2D预警机等空中指挥系统的致命威胁。

其次是水面舰艇打击能力。

中国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2025年已有12艘入列,还将新增至少4艘,2028年前可达16艘。

这种被西方誉为世界第二舰队的旗舰的战舰,火力投送能力,已远超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不仅防空反导能力强大,更可搭载鹰击21弹道反舰导弹和长剑10巡航导弹,具备对1000公里外航母目标实施饱和式打击的能力。

中国火箭军的东风21D一度令美军焦虑不已,对第一岛链范围内目标构成压制性威慑。然而,“东风”27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反舰作战体系进入更深远的远海攻势阶段,最大射程超过5000公里,速度高达15马赫,弹头为高超音速滑翔体,能精准打击300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

这是传统航母战斗群最怕面对的杀手锏。

三、战法转换!

美国在1980年代提出“600舰海军”概念,建立了以航母为核心的全球攻势制海战略,通过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与远征打击群,对苏联进行多线压制。

今天,类似的结构正在中国悄然成型。不过中国不是模仿者,而是以自身体系逻辑主导的新型海上攻势系统。

最重要的是针对美军进行了三层火力杀伤圈的构建:

远层压制(3000到5000公里):由“东风”27承担远海打击任务,直接打击关岛、夏威夷乃至美军西海岸战略港口;

中层突击(1500到2500公里):以055型驱逐舰发射“鹰击21”等弹道导弹,饱和打击航母战斗群;

近层歼灭(500到1500公里):由歼35舰载机与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完成战场制空压制。

重大突破是投送平台的系统化:随着福建舰正式入列,以及004、005航母的建造,中国在几年内将形成5到10个不同组合的航母战斗群;配合075/076型两栖攻击舰、远洋补给舰与054B新型护卫舰,将具备在太平洋上持续作战的能力。

中国的水下力量也在快速提升。

中国093B型核潜艇加速部署已经达到10艘,2025年前有望增至12艘,兼具静音与打击能力,可搭载巡航与弹道导弹。后续型号095型航速达40节,不仅速度超过美军弗吉尼亚级,还具备独立打击舰队的能力。

中国海军与火箭军的组合火力,已经完成了体系化攻势制海的准备。

四、美国造船业式微!

海军实力的根基,不在海上,而在船坞。

中国拥有17家具备军用造舰能力的大型船厂,分布在大连、上海、广州、青岛等沿海核心节点,不仅产能强、周期短、质量稳定,而且各厂系可并行建造不同舰型,能够实现全谱系交付。

美国军用造船能力集中于2家主力船厂,常年因劳工短缺、物资价格上涨、预算审批延误而导致新舰建造周期普遍拖长。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平均交付周期超过3年,缺乏与之对标的万吨级新舰型。

美国造船工人数量持续萎缩,中国拥有超过70万的工业造舰人力储备,加上军民融合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介入,中国舰艇建造已形成完胜态势。

曾几何时,“控制海洋、主导海权”是美国维系霸权的核心支柱。

这一支柱正被东方力量的坚实舰体所冲击。

美国海军或许仍握有局部优势,但中国海军已具备改写格局的能力。这场历史性攻守易位,既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崛起,也是海上战略重心的东移。

太平洋的海浪依旧拍岸,但主旋律正在悄悄变调!

0 阅读:220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