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48岁的王刚娶了36岁的成方圆,有一次,王刚醉酒后对成方圆说:“我只是想要一个我们俩的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答应呢?”成方圆斩钉截铁:“不行,等我玩够再说!”
王刚,这位观众熟悉的“和珅专业户”,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
然而,他的人生故事,远比戏里演的更曲折动人。
特别是他晚年得子后,为了家庭做出的重大转变。
1948年,王刚出生在长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从小却不太受父亲待见。
在学校里,他是个出了名的“淘气包”。
转机出现在1958年。10岁的王刚鼓起勇气,给自己最崇拜的人写了一封信。
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
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他,他开始收心,把精力放到了学习上。
1969年,21岁的王刚考入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也是在这里,他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一任妻子小杜。
当时王刚一心扑在事业上,对结婚成家没什么兴趣。
但架不住周围人的劝说,两人还是结了婚。
婚后不久,小杜就怀孕了。
然而,王刚的心思全在工作上,特别是当他得到一个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牛虻》的机会时,更是忙得不着家。
妻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却常常缺席。
两人为此争吵不断。
1977年,女儿出生了,王刚的事业也有了起色,但他们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小杜选择了离婚,带着女儿离开。
离婚后,王刚更是全身心投入事业,他的努力很快有了回报。
1984年,他凭借演播《夜幕下的哈尔滨》获得“十大演播艺术家”称号。
1986年,他连续主持了三届央视春晚,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随后,他参演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第一次饰演“和珅”,并因此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这个角色,也开启了他与“和珅”的不解之缘。
然而,在央视的工作收入并不稳定,最高时月薪5000元。
为了支付女儿出国留学的费用,也为了改善经济状况,王刚决定离开央视,专职拍戏。
正是在这个时期,他遇到了第二任妻子,歌手成方圆。
成方圆比他小12岁,因演唱《童年》成名,是国家一级演员。
两人在一次节目中相识,聊得很投机,互留了联系方式。
当时王刚48岁,成方圆36岁,各自的事业都处于关键期。
成方圆忙于音乐事业,王刚则辗转于各个剧组,尤其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让他饰演的“和珅”深入人心,与张国立、张铁林组成的“铁三角”广受欢迎。
随着名气增大,应酬也多了起来。
王刚经常在外应酬,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
王刚醉酒后对成方圆说:“我想要一个我们俩的孩子。”
成方圆斩钉截铁说:“不行,等我玩够再说!
因此两人矛盾日益加深,最终2001年,两人离婚。
经历两次婚姻失败,王刚一度对感情心灰意冷。
然而,2005年,命运给了他一个惊喜。
当时57岁的王刚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网名叫“天籁之音”的网友,两人聊得非常投机,从文学艺术聊到人生哲学。
这位网友就是郑艳东,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比王刚小20岁。
郑艳东邀请王刚去看她的演出。
见面后,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
尽管年龄差距很大,外界的议论也不少,但两人还是坚定地走到了一起,于2006年低调结婚。
考虑到年龄,他们原本约定不要孩子。
然而,生活总爱开玩笑。
2008年,郑艳东意外怀孕了。
王刚当时已经60岁,女儿也早已成年,他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不想要这个孩子。
但38岁的郑艳东是初婚,第一次当妈妈,她非常渴望留下这个孩子。
两人为此争执不下。
关键时刻,好友张国立的一番话点醒了王刚:“你60岁了,有女儿了,要不要孩子无所谓。可人家郑艳东是第一次结婚,你不能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啊!”
王刚幡然醒悟,决定支持妻子生下孩子。
为了安心陪伴怀孕的妻子,王刚推掉了大量工作。
2008年,儿子王一丁出生。
老来得子的王刚欣喜若狂,对儿子视若珍宝。
他深刻反思了自己前两段婚姻的不足,决心把家庭放在首位。
他大幅减少了工作量,把更多时间留给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他只想静静地享受与妻子相伴、看着儿子成长的平凡日子。
回顾王刚的三段婚姻,可以看到他人生重心的明显转变。
年轻时,他视事业为生命,为此牺牲了家庭;中年时,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依然是个难题;直到晚年遇到郑艳东和儿子丁丁。
他才真正领悟到家庭的价值和意义,甘愿为这份迟来的幸福放下一切名利。
如今,他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平和。
对于王刚而言,人生的下半场,家庭就是他最珍视的舞台。
主要信源:(新浪网——三婚王刚:58岁“老牛吃嫩草”,60岁喜提儿子,他怎会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