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地下党员叶致英被人逼婚,但她不认识男方,便不同意结婚,就向上级申请调

元芳侃历史 2025-08-02 10:12:31

1943年,地下党员叶致英被人逼婚,但她不认识男方,便不同意结婚,就向上级申请调往别处任职,上级指示:“为了大局,必须结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粤西农村,寒风卷着枯叶扑在柑村老槐树上,17岁的叶致英蹲在灶房后头,指甲掐进掌心的柴火里。

前院传来媒婆尖利的笑声和陈家送来的红糖甜腻气味,两匹红布刺眼地摊在桌上,这门两岁订下的娃娃亲,像锈蚀的锁链突然勒紧她的脖颈。

叶致英在柑村小学的煤油灯下刚教完妇女识字班,传单上“妇女解放”的油墨还没干透,自己的婚期却先到了。

她摸出枕头下那本磨破角的《大众哲学》,邓少筠老师的话在耳边炸响:“女人不是物件,不能像牲口一样被买卖!”

可母亲攥着她的手低声哀求:“陈家少爷读过洋学堂,总比隔壁村挨打的媳妇强……”

那双布满茧子的手让她喉咙发堵,穷人家女儿连拒绝挨打的资格都没有,而她这个地主家小姐,竟也逃不出同样的牢笼。

深夜翻墙找到特派员罗明时,叶致英的布鞋已被露水浸透,她盯着罗明桌上摊开的地图,化县周边标满国民党据点,陈家宅院正卡在交通要道上。

罗明把烟锅往鞋底一磕,火星四溅:“你走了,陈家会搜遍柑村找‘拐带’共党的奸细。”

他声音压得极低,说出更残酷的现实,地下交通站刚被破坏,而陈家二少爷管着保甲队,大少爷在县党部任职。

叶致英突然明白,自己红盖头下藏着的可能是整个党组织的生死。

婚礼那天的唢呐声像钝刀割着神经,花轿帘缝里,她看见识字班的农妇们缩在人群最后,她们曾羡慕叶老师“有学问”,此刻却眼睁睁看着教她们写“自由”的人被抬进深宅。

没人知道新娘怀里揣着铜墨盒,盒底细缝能藏情报,更没人料到新郎陈炳坤洞房夜竟掏出一本《新青年》。

这个被迫返乡的广州学生低声说:“你教识字班的传单,我看过。”

红烛噼啪爆响,映着两人错愕的脸,封建婚姻的祭台上,竟阴差阳错摆着两颗向往革命的火种。

婚后第三天回校授课时,学生们发现叶老师眼角淤青,没人知道那是连熬三夜抄写乡公所密件的疲惫,更不知她已把嫁妆里的银镯熔成游击队的子弹。

当她在老榕树下递出墨盒,交通员摸到盒身残留的体温时,这个总给穷人送米的姑娘第一次哭得发抖:“原来金戒指能换十条枪……”

可命运没给她太多时间,1946年秋叶致英被捕后,吴川监狱的老虎凳压碎她的膝盖,竹签扎进指甲时,她突然想起教婢女春桃写的第一个字是“人”。

当烧红的烙铁灼穿身体,她嘶吼出的不是情报而是“共产党万岁”,20岁的生命最终化作武工队抢回的那具残缺躯体。

今日柑村小学的孩子们仍传唱着她编的识字歌谣,歌词里“自由”二字的笔画,正是当年她用嫁妆布料给游击队裁衣时,一针一线绣下的纹样。

0 阅读:117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