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巴东县县长刘冰即将被押进监狱的前一天,他要求见县委书记陈行甲最后一面。一见到陈行甲,刘冰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质问:“陈行甲,你知道我为什么恨你吗?因为你根本不会做官!像你这样的人,迟早要滚蛋!” 刘冰2009年出任县长一职,距离“一把手”县委书记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他本该唾手可得,因为此时的巴东县已经形成了一张以他为中心的利益输送网,在这张网的庇护下,任何对现有秩序的改革都徒劳无获。 这张“网”对巴东县经济、政治的污染程度,当地的老百姓深有体会。基层干部对于群众的问题的熟视无睹,接二连三的举报信石沉大海,连信访的渠道都被刘冰在各部门任命的“亲密战友”所把控。 面对接二连三的举报信,刘冰会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向司法部门施压,让群众揭露的案件“压案不查”,并且指使关系网上的下属伪造证据、销毁线索。 刘冰不仅剥夺了群众说话的权利,而且还对敢于说话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曾经有群众举报巴东县的某项工程存在贪腐问题,可是这项工程和刘冰有着利益输送,于是刘冰就将举报人的信息透露给涉事企业。 刘冰及其关系网上的官员的所作所为,让巴东民众和政府形成对抗性矛盾,民众不相信政府,甚至觉得“是官就贪”。同时这也造成了政府对当时治理能力几乎失灵,任何政策都难以开展。 不过政府和民众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丝毫没有引起刘冰的注意,他俨然把自己当作了巴东县的“土皇帝”,就等着组织的一纸任命。 2011年,刘冰没等来自己心心念念的县委书记一职,等来的却是40岁出头的陈行甲。陈行甲一到任就表明了改革巴东政治生态的决心,不过刘冰显然没把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放在眼里,料定他是挣脱不了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 事实也确如这般,陈行甲任职后,他首先接到的不是好友或同事的祝贺电话,而是刘冰安排手下人打来的骚扰电话。这样的电话24小时不间断轰炸,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工作安排,让真正重要的电话打不进来。 不过刘冰的手段可不止这些,之前被刘冰所打压的信访行为现在也放开了。不仅如此,刘冰还在信访群众中故意安排了一些破坏分子,在陈行甲面前上演信访闹剧,让真正想要信访的群众的声音被吞没,也让陈行甲不厌其烦。 刘冰不仅打着群众的旗帜扰乱陈行甲的工作,而且还让自己手下的干部们处处设阻。在陈行甲拜访领导班组了解当地情况时,这些人不是遮遮掩掩不愿说出真实情况,就是干脆直接闭门不见。 再加上巴东政治在刘冰的污染下,形成了“官官相护”的情况,各大部门的部长都和刘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让陈行甲的改革整顿工作步履维艰。 好在陈行甲对巴东的情况有着充足的认识,让巴东进行改革的关键并不在政府中的干部,而是哪些对现状早已不堪忍受的群众。要说巴东群众对陈行甲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务实亲民”。 刘冰在文章开头向陈行甲说出的那番话,足以看出他不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做官最大的道理是什么呢?不是刘冰所认为的任人唯亲、拉帮结派,而是像陈行甲这样的为人民服务。 (信息来源: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2015年,湖北巴东县县长刘冰即将被押进监狱的前一天,他要求见县委书记陈行甲最后
雾烬
2025-08-02 13:48: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