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一天天胖了。这几天每晚散步都有留意,是看着长大的。 想着下一轮满月出现时,当

素食吃出好身体 2025-08-02 14:10:29

新月一天天胖了。这几天每晚散步都有留意,是看着长大的。 想着下一轮满月出现时,当称秋月,又添了一丝清凉。 其实,只要看见月亮,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的。这是一个俗人偷偷的幸福。 想起小时候,喜欢用手蒙住自己的眼,也不全蒙住,从指缝里看那又大又圆的月亮。心里奇怪的是,我走快它就走快,我走慢它就走慢,我停下脚步,它就静静地泊在夜空,跟着我,清冽多情的目光,只默默凝视。 世界似乎多了几分神秘。 步行回来,一夜睡得安稳。 早上喝完咖啡,在阳台上呆了一会儿,回屋认真为自己做饭。 好好吃饭,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与自己相处的好时光。即使这样,依旧,不爱做饭,不想在上面费很多心思。 一年四季,吃的饭都差不多,简单,素淡。 我只是爱我的生活。日子简单又平凡,却也有一种淡淡的欢喜。 周末了,烤全麦面包。 现在,技艺娴熟,不用过脑子,各种料一一投入。2个小时,一只金黄酥脆、香甜可口面包就出炉了。 水烧开,黄瓜去皮切片放入,两个鸡蛋打散倒进去,放一点盐、味极鲜调味,蛋液成形关火。黄绿相间的蛋花汤,清脆嫩黄的颜色,色很诱人,当然味道也不错。 其实,刚烤出的面包,外酥里软,咸甜适口,不需要任何小菜、汤头,就很美味。 记得刚开始烤的时候,洋相百出。不是水多了,就是油少了,有一次还忘了放酵母粉,烤出一个面疙瘩。又不能扔掉,没办法,切片蒸着吃了。 想起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 这句话,大部分人都听过,因为出自语文课本里面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卖油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后一句被删掉了。 欧阳修的《卖油翁》原文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意思是: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面提到了庄生笔下的两个典故: 庖丁解牛。说的是梁惠王遇见一个丁姓的厨师正在杀牛,看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梁惠王赞叹不已。丁厨师呢,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干这一行已经19年了,对牛的身体结构,血肉和骨架什么的都十分了解,因此杀牛的时候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它的深层意思是顺道而行,以无厚入有间,刃有余。 轮扁斫轮,讲的是齐国一个做车轮的工匠,他制作轮子不像其他人那么费劲,又写又画,直接抡起斧子就能砍出轮子来。有一天,他看见齐桓公在房内看书,就跟齐桓公较起劲来,说,圣人已经死了,你阅读圣人留下的书,学到的只是糟粕。 齐桓公很生气,要他说出个道理来。 轮扁说,真正的道理,来源于个人的领悟,而这种领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即便能表达出来,也仅仅是表面的理解。圣人的言论和文字亦是如此。最能反映他们深刻领悟的言论,实际上是无法言传的。因此,我才说,您所读的都是圣人的糟粕。这个道理呢,就如同我做车轮子,轮子与榫卯衔接的时候,松紧程度的把握,我是自己从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这都没法儿用语言传递给我儿子,所以呢,你看我已经70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 这个故事,有点宣扬读书无用、藐视权威的意思。 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没有放进课本里,避免对孩子引起误导吧。 其实,这两个典故,却蕴含着我们终生受用的道理:解牛、轮扁中那些无法传授的知识,其实就是"体验"二字。 为什么我们常常自嘲: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庄子说:求道不在于求其术,而在于日常朴真之中。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就像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那些有什么用呢?莫如接纳当下一切,去爱自己。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而且过成什么样子,好像影响都不大。 让事情成为事情,让生活回归生活,把自己还给自己。 其实,人生种种,可与人说之不过一二。我所分享的,未必是我生活的全部。但一定是我愿意呈现出来,给予人,给予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愉悦。 有时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虽然并不宽裕,但孩子懂事体贴且上进,亲人之间,也互相体贴、理解,我虽然生活能力不够好,屡屡发生一些意外,但这日子也说得过去了。 我向来知道,人不可奢求太多。 沉浸历史小说太久,整个人有了深重的迟暮气。 今天周六,出门走走吧,顺便买点菜,慢悠悠的逛了一圈。 散漫的日常,总比一本正经的生活更快乐。 每天都走的园子,每次都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今天我选择从左到右逆行,竟差点迷了路。 是八月了。 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也开始慢慢有了颓败之气,结籽的结籽,苍老的苍老。 路过使君子架的时候,忽然发现,还有几串嫣红的花儿开着。 还真是生生不息呀。喜欢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忍不住站在花下,望上几眼。心里便也自觉获得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一天天,一月月,风景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去。 八月,要好好过。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素食吃出好身体

素食吃出好身体

喜欢吃素的朋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