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国当冤大头?中国每年给世卫组织上亿会费,可自从美国1月退出世卫后,该组织就时不时嚷嚷缺钱了,3天前还提议明后两年各国分摊会费再提高20%,意思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又要计划增加会费了,这是要堵美国的缺口吗?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又开始喊“没钱了”。世卫大会最近打算在2026和2027年把各国的会费上涨20%。 这事一出,很多国家都皱起了眉头,尤其是中国,每年已经给了上亿人民币,现在还得再往上加?不少人开始质疑,这是在替美国买单吗? 2025年年初,美国正式通知退出世卫组织,不仅如此,还一口气拖欠了过去两年的常规会费,加起来超过1.8亿美元。 夸张的是,美国还直接叫停了自愿捐款,这部分原本占到世卫总预算的四分之一。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目前,美国原本承诺的13亿美元自愿捐款一分未到。这一下,世卫的“钱包”直接瘪了。 钱不够用,世卫组织也开始勒紧裤腰带。总部裁员,部门精简,高收入国家的办公室直接关停。 从去年到现在,世卫的全球预算从53亿美元骤减到42亿美元,缩水幅度高达20%。 要知道,这点预算放在欧洲,可能勉强维持一家医院的运转,现在却要拿来服务全球194个成员国。难怪世卫最近频频喊穷。 但问题来了,美国退群退得干脆利落,连招呼都懒得打一个。那谁来补这个窟窿?有人说“你们这些还在群里的国家就得兜底”。 于是,一份提案就这么摆上了桌面,未来两年,大家的会费统一涨20%,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统统往上涨。 这事一出,中国压力立马就上来了。根据公开数据,中国目前每年要向世卫缴纳约13亿人民币,占总会费的15.3%。 这个比例在2025年已经超过了此前美国的份额,成为世卫的第一大出资国。可中国人均GDP在全球排60名,远低于欧美。 换句话说,中国出的钱比大多数发达国家多,但人均承担的压力却更重。 这就像饭局上,美国先点了一桌子菜、吃得大快朵颐,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剩下的账单递到了中国手上。 世卫组织的算盘打得挺响,人多地大GDP高,那就多交点。但这种按总量不按人头的算法,公平吗? 不只是会费,中国还在主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今年年初,中国又宣布将向世卫捐赠5亿美元,用于全球疫苗分发和抗疟疾项目。 这笔钱是中国自主决定要捐的,和强制缴费完全不同。但现在的问题是,主动捐款变成“被动填坑”,中国的国际角色是不是逐渐从“参与者”变成了“提款机”? 世卫的财务困境,其实早就埋下了雷。根据《金融时报》分析,世卫80%以上的预算都来自各国的自愿捐款,而不是固定会费。 这种模式看起来灵活,实际上极度依赖大国的政治风向。美国曾是最大捐助国,一旦翻脸退群,整个体系立马瘫痪。 2022年,世卫试图改革资金结构,想把会费占比提高到50%,但进展缓慢,眼看着2030年的目标遥不可及。 这也让问题变得更复杂。资金被“政治化”,世卫就很难真正中立地开展工作。现在非洲多个防疫项目因为资金断裂被迫暂停,连最基本的疟疾防控都无法推进。 受影响最大的,反而是那些最依赖世卫援助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那些说走就走的大国。 中国的立场其实很清楚,支持多边主义没问题,也愿意承担相应责任,但不代表可以无底线补位。 美国欠的钱不能赖账,世卫也不能把所有的空缺都摊到守规矩的国家头上,如今各成员国内部已经有不少声音呼吁,对美国的欠款应当追缴到底,否则将严重损害多边体系的公平性。 长期来看,世卫要想避免再次陷入类似危机,就得彻底改革。会费机制要更加合理,不能再“看谁有钱就找谁要”。 中国不是冤大头,在多边治理体系里,中国愿意出力、愿意出钱,但要求合理、透明、平等。真正的全球合作,靠的是规则,而不是谁走了就让别人来填空。 信息来源: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央视新闻
拿中国当冤大头?中国每年给世卫组织上亿会费,可自从美国1月退出世卫后,该组织就时
飞绿说历史
2025-08-02 14:25: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