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侣恋爱后同居,期间女子向男子转账19.15万元,男子给女子转了22.4万余元
小混看社会
2025-08-02 15:02:39
一情侣恋爱后同居,期间女子向男子转账19.15万元,男子给女子转了22.4万余元,不料,两人分手后,女子多次要求男子还钱,可男子认定是情侣间的赠与,他转的钱更多,气的女子直接把男子告上法庭。
法庭调解室的空调有点凉,林薇攥着打印出来的转账记录,指尖在“2022.2.14”那笔5200元上划过。那天是情人节,她刚发了年终奖,想着男友周明的工作室正缺流动资金,特意多转了两千。对面的周明梗着脖子:“你给我转的每笔钱,我都记着日子——3月12日是我生日,5月20日是你说‘爱你’,这些难道不是赠与?”
调解员翻着卷宗里的聊天记录,突然指着一条问:“林女士,你这笔8万元的转账备注‘应急,周转用’,当时是怎么回事?”林薇的眼圈红了:“他说工作室被人骗了,工资发不出来要关门,哭着跟我保证‘下个月就还’。”她从包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条,是周明当时写的借条,虽然没按手印,但字迹里的急切看得真切。
周明的脸瞬间涨红:“可我后来给你转了10万!”那笔钱是他拿到投资后转的,备注写着“宝贝辛苦了”。“我以为你懂,那是给你补身子的,你那段时间总加班到半夜。”他的声音软了些,“去年你妈住院,我跑前跑后垫付的3万医药费,难道也要算清楚?”
调解室的门被推开,书记员送进来份新证据——两人同居时的购物清单。林薇买的大多是厨房用品:不粘锅、煲汤锅、周明爱吃的进口咖啡豆;周明的消费记录里,有她念叨了半年的相机,还有双她舍不得买的运动鞋,尺码记得分毫不差。“你们一起换过三次租的房子,”调解员指着清单末尾,“每次搬家的费用都是周先生付的,而水电费、物业费一直是林女士在缴。”
林薇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周明把她冻得发红的手塞进自己口袋,说:“等工作室盈利了,就付首付买套带地暖的房子。”他当时眼里的光,和她转账时的期待一模一样。可后来的争吵像雪球越滚越大,从“你忘了我生日”到“你总向着你妈”,最后连谁多付了一次外卖钱,都能吵到半夜。
“其实你们都没算错账,”调解员合上卷宗,“只是算漏了人心。”她指着那笔5200元的转账,“林女士记得这是应急款,周先生记得这是情人节礼物,因为你们当时都觉得,对方会懂自己的心意。”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转账记录上,红色的支出和蓝色的收入交织着,像段拧在一起的绳。
最后调解时,林薇放弃了追讨那8万元,周明却坚持转来5万:“借条上的数,该还。”他把钱转到她账户时,附了条消息:“相机你留着吧,你拍的晚霞最好看。”林薇看着消息栏里熟悉的头像,突然想起同居时的每个清晨,他总会把她的牛奶热到刚好能喝的温度。
走出法院时,周明叫住她:“上次你说想看的画展,票我买了,放在以前租的房子的抽屉里。”林薇点点头,没回头。街角的风吹起她的围巾,像极了他们第一次牵手时,他帮她拢紧围巾的样子。
后来林薇去看了画展,在一幅描绘冬日暖阳的画前站了很久。画里的老两口正分食一块蛋糕,老太太的叉子上沾着奶油,老爷子笑着伸手去擦。她突然明白,感情里的付出从不是加减法,而是那些记在心里的细节:他记得她不吃香菜,她知道他胃不好要喝温水;他为她弯腰系鞋带,她替他整理皱巴巴的衣领。这些藏在转账记录背后的温柔,才是最该被珍惜的账单。
上个月同学聚会,有人说起周明的工作室越做越好,听说他招了个新助理,总被他叮嘱“记得给合作方的咖啡加奶”。林薇听着,低头喝了口茶,茶里的桂花是周明老家的特产,去年他寄了满满一罐,说“泡水喝养胃”。
手机突然弹出条提示,是陌生号码发来的:“上次你落在我那的书,我捐给社区图书馆了,扉页上你的笔记,有人说很受启发。”林薇望着窗外,春天的阳光刚好落在书页上,那些关于爱与付出的注解,原来从未白费。
感情或许会结束,但认真付出过的心意永远算数。就像那些流转的转账记录,数字会褪色,可藏在里面的牵挂与期待,早已化作生命里的养分,让我们学会如何更温柔地对待下一段相遇。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