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的转折:从统一到动荡

狼眸中国史 2025-08-02 23:36:4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修筑驰道长城,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然而严刑峻法、赋役繁重也埋下了隐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巡游途中,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帝,史称"秦二世"。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陈胜、吴广因戍边误期,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点燃反秦烽火。六国旧贵族纷纷响应:项羽在会稽起兵,刘邦于沛县聚众,天下陷入混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之势击溃秦军主力,而刘邦则趁虚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延续15年的秦朝宣告灭亡。   此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却因分配不公引发矛盾。刘邦受封汉王,蛰伏巴蜀,最终通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秦汉之际的剧变,既展现了集权制度的脆弱性,也为后世提供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教训。司马迁评曰:"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哉!"这段历史成为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经典范式。  

0 阅读:7
狼眸中国史

狼眸中国史

以狼之眸洞察历史的幽微,探寻岁月尘封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