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 这些年,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成了咱们老百姓聊天时常挂在嘴边的事儿,谁不想做个好人,伸手帮一把,可真到了那时候,脚就跟灌了铅似的,挪不动步,就怕这好心肠一热,给自己惹来天大的麻烦。 2024 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说了句话,一下子就把这事儿推到了大伙儿眼前。 她建议啊,要是有人好心扶了老人,结果被老人狮子大开口要天价赔偿,老人又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是人家给撞的,那就可以按敲诈勒索去起诉。 就算最后够不上判刑,也得罚一大笔钱,好好治治这种坏毛病,这话刚出来,网上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吵翻了天。 有人拍着大腿说这建议好,说到了自己心坎里,可也有人皱着眉头,担心这么干会不会有啥不合适的地方。 之前就有不少人因为扶老人,反倒被讹上了,那真是有苦说不出。 就说2024年10月,安徽萧县有一家药店,店里有位老人正在收银台结账呢,没成想,突然就在原地转了个圈,“扑通” 一下倒在旁边了,浑身还一个劲儿地抽搐,抽了有十多秒。 店里的店员看见老人倒下,心里也慌啊,可没敢马上就扶,他们先赶紧打了 120 急救电话,又报了警,就等着民警过来。 等到 17 时 19 分左右,民警赶到了现场,才一起把老人扶起来帮忙,后来啊,这老人没救过来,去世了。 他女儿把店里的监控视频发了出来,有些人就指责店员,说他们没及时把老人扶起来,耽误了 “黄金抢救时间”。 可更多的网友觉得店员做得没毛病,人家又不是专业的医生护士,冒冒失失上去扶,说不定还会帮倒忙,把老人伤得更重,而且万一被讹上了,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事儿虽说没直接牵扯到讹钱,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伙儿对扶老人这事儿有多犯愁,既怕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更怕被赖上,甩都甩不掉。 李玫瑾教授提的这个建议,其实就是想给那些敢伸手做好事的人撑撑腰,从法律上给他们一个保障,这里面牵扯到的人可不少,最直接的就是那些可能会伸手帮忙的人。 有了这个建议,他们心里能踏实点,不用再担心自己好心扶了人,结果被讹上了还没地方说理去。 而那些想借着自己摔倒,就讹别人一笔钱的老人和他们的家属,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没证据就敢狮子大开口要天价赔偿,很可能就得负法律责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咱们整个社会来说,这建议要是真能落实下去,说不定就能慢慢改变现在大伙儿不敢做好事的风气,让更多人愿意伸出援手,而不是遇见事儿就躲得远远的。 现在为啥年轻人都不敢扶老人了,说白了,就是怕被讹上,怕惹上官司,怕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那点钱,就因为一时心软帮了个人,全打了水漂。 年轻人刚走进社会没多久,身上的经济压力本来就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啊。 再加上之前那些被讹的例子,大伙儿听了之后,心里就更七上八下的,觉得扶老人这事儿,风险比得到的那点好名声大太多了,实在不划算。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没受过啥专业的急救培训,平时要么忙着上班,要么忙着照顾家里,哪有时间去学这些啊。 所以真遇到老人摔倒,他们也不知道该咋处理,怕自己扶的姿势不对,或者乱动老人,反倒让老人伤得更重,到时候真是说不清道不明,浑身是嘴也辩解不清。 这也是他们不敢扶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些人心里琢磨着,老人年纪那么大了,就算真的讹人了,可能也不会受啥重罚,法律说不定会网开一面,这种想法也让他们多了层顾虑,觉得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玫瑾教授的提议,就是想通过法律的手段,给那些想做好事的人吃颗定心丸,让那些讹人的人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这其实是在维护一种公平。 这提议要真落实下去,还得有配套的措施,比如说,怎么界定老人到底有没有证据,怎么判断老人是不是故意想讹人,这些都得有个明确的标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不然到时候执行起来,很容易出乱子,可能还会冤枉好人,或者让坏人钻了空子。 也得加强对年轻人的急救培训,让他们知道遇到老人摔倒,该咋正确处理,既能帮到老人,又能保护好自己,别好心办了坏事。 扶老人本来就是件好事,是咱们中华民族流传了多少年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为少数几个人心里坏,有那点歪心思,就把这好传统给丢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下,这社会才能越来越好,可别让一次讹诈,就凉了一群人的心。 【评论区聊聊】:要是你看见有老人摔倒了,你会怎么做呢?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
陌上伊人笑
2025-08-03 16:21:11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