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大骗局彻底撕破! 一年多前,胡塞武装确实对外界拍着胸脯承诺,中国与俄

国际天下你我知 2025-08-03 18:10:45

红海大骗局彻底撕破! 一年多前,胡塞武装确实对外界拍着胸脯承诺,中国与俄罗斯的船只,尽可在红海安全通行。这份保证听上去底气十足,也的确为中俄商船在日益凶险的水域提供了一道无形的“护身符”。 胡塞武装之所以如此“慷慨”,逻辑也十分清晰:当时,中俄两国在联合国等场合,面对西方国家对胡塞武装的谴责与制裁动议,多次投下弃权票。 这种不选边站队的独立立场,被胡塞武装视为一种善意。因此,他们也乐于投桃报李,为中俄船只开放一条相对安全的特殊通道。 可是好景不长,局势在近来发生了根本性逆转。胡塞武装撕毁了先前的承诺,袭击规则也变得简单粗暴:不再看船头悬挂哪国国旗,而是看船只背后的“老板”是谁。 只要船公司名下任何一艘船曾挂靠以色列港口,或与以色列有任何生意往来,那么该公司旗下的所有船只,无论国籍,都将被列为打击目标。 为了确保“精准”,胡塞武装的审查手段也相当严密:深挖公司股东背景,核查每一份货运单据,追踪历史航行轨迹,辅以无人机不间断监视。这套组合拳下来,任何试图靠更换旗帜蒙混过关的伪装都无所遁形。 那么,胡塞武装为何突然“翻脸”?背后可能牵扯着三重动机。 首先,很可能是被各路“真假美猴王”的操作搞得不胜其烦,索性“一刀切”了事。自从胡塞武装承诺给予中俄船只安全通行后,红海上伪装成“中国船”的案例便层出不穷。 不少船只为了规避风险,纷纷挂上五星红旗,或在船身涂上汉字标识,甚至紧随中俄船队之后试图鱼目混珠。 胡塞武装的情报甄别能力毕竟有限,时间一长,难免真假难辨,此前也发生过误击有中资背景但非中国籍船只的乌龙事件。 与其在混乱中不断出错,不如改变规则,只要与以色列沾边,一律无差别对待,这样既省去了甄别的麻烦,也杜绝了误伤的可能。 其次,胡塞武装或许感到了某种“背叛”。他们当初开放绿灯,期待的是中俄能持续保持某种程度的政治默契。然而,随着局势发展,中俄在联合国会议上开始点名批评胡塞武装袭击商船的行为,并明确要求其停止。 在胡塞武装看来,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他们或许认为,自己已经给足了面子,换来的却是对方“胳膊肘往外拐”。既然昔日的默契不再,那所谓的“免死金牌”自然也可以随时收回。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很可能指向胡塞武装背后的支持者——伊朗。伊朗的意图,或许是借胡塞之手,向中俄施加压力。作为胡塞武装的“大哥”,伊朗的态度至关重要。 近来伊朗自身也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在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中吃了亏,还要应对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步步紧逼。这种局面下,伊朗急需外部支持,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环顾世界,有能力且有份量提供帮助的,无非是中俄。 中俄伊三方还在德黑兰举行了会议。伊朗很可能希望借此机会,从两国换取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购买先进防空系统以弥补短板,或是增加石油采购以缓解经济困境。 因此,胡塞武装取消中俄商船的豁免权,更像是一步由伊朗授意的棋。其潜台词清晰可见:如果你们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那么你们的商业利益在红海也将受到影响。 说到底,胡塞武装与中俄并无深厚交情,最初的善意,看的也是“大哥”伊朗的面子。 无论背后原因为何,胡塞武装的政策转向,都已让红海航运局势雪上加霜。其连锁反应,最终会传导至每个人的生活中。 红海承载着全球约12%的货运量,一艘货轮若被迫绕道非洲好望角,仅燃油成本单次就可能增加数百万人民币。这笔巨额的额外开销,最终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通过层层传导,体现在日益昂贵的商品价格与快递费用上。 胡塞武装这次“翻脸”,表面看是撤销了一张“护身符”,实则牵动着大国博弈、地区冲突与能源安全的复杂棋局。它不仅让红海更加波谲云诡,更是伊朗手中一枚重要的地缘政治筹码。 伊朗此举,无非是想警告美国和以色列:不要把我逼得太紧,我的“小弟”能在红海制造麻烦,而我手里还攥着另一条全球能源命脉——霍尔木兹海峡。 有的网友认为“其实胡赛武装并没错。 胡赛武装对中国非常友好,关健问题是出现了假悟空,胡赛武装难辨敌友? 好多商船改头换面,一到红海纷纷换上中国国旗,冒充中国商船。 胡赛只能一窝烩,但有一点,去以色列的中国商船几乎为零”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觉的“千万不要让胡赛知道以色列是东大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东以色列是东大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国家” 真到了那一步,两条水道同时被扼住,全球能源市场恐怕将经历剧烈震荡。在这场深不可测的棋局中,看似遥远的地缘冲突,最终无人能置身事外。

0 阅读:626

猜你喜欢

国际天下你我知

国际天下你我知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