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技术被友商偷了。”
从舆论战的角度来看,这个“偷”字用得非常好。
1.被偷的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引发大众同情心理。
2.偷的一方是社会道德的瑕疵方,引发大众反感。
3.是偷,不是抄,说明技术壁垒高,说明我方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对方跟我方技术差距过大。
4.对方但凡也有类似技术,都会被扣上“偷来的”的嫌疑帽子。等竞品新机一发布,自然就有一大群人帮忙逐条审判技术发展。
5.对方新机技术没有类似物,那也是“被发现了,不敢发布了”。
6.对方不回应,肯定是心虚了。
7.对方回应了,肯定是急了,要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