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的张学良公开承认,自己一生有11位爱人,他坦言:“这11个女人里,我最喜欢的是溥杰的太太唐怡莹。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如果不是那么坏的话,我会娶她为妻子。” 唐怡莹,本名他他拉·怡莹,出身满洲镶红旗,是清朝皇室的后裔。她的两位姑姑分别是光绪帝的瑾妃和珍妃,从小她便在紫禁城承乾宫长大,接受名师教导,精通书画诗词,工笔画尤其拿手。 可别看她出身高贵,骨子里却是个“叛逆分子”。溥仪曾在回忆录里提到,她性格张扬,喜欢西式装扮,常穿着高跟鞋骑自行车在紫禁城里招摇过市,引得宫里人议论纷纷。 1924年,20岁的唐怡莹被指婚给溥仪的弟弟溥杰。婚礼在醇亲王府举行,她穿着沉重的凤冠霞帔,仪式还没结束就嫌头饰太重,自己动手卸了下来,弄得在场的人哭笑不得。 婚后,她更是“不守规矩”,吃饭非要用银质刀叉,嫌茶盏“土气”,还摔碎了三套景德镇盖碗。这样的女人,注定无法安分守己地做个“皇室媳妇”。她和溥杰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裂痕。 转折发生在1926年冬天的北京饭店。那晚,唐怡莹的目光锁定在张学良身上。这个东北少帅,风度翩翩,气场强大,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的果敢和男人的魅力。两人一曲舞毕,已是心照不宣。 没过多久,张学良便频频造访唐怡莹,甚至将她接到沈阳大南门帅府东侧的小洋楼同居。佣人回忆,那段日子,小洋楼里常传来留声机播放的爵士乐和通宵的麻将声,热闹得像个不夜城。 唐怡莹还亲手制作了一本“张学良新闻剪贴簿”,里面贴满了1924到1926年关于他的报道37篇,首页用英文写着“My Hero”(我的英雄)。 这份痴迷,连张学良晚年回忆时都忍不住感慨:“她是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可惜我们终究走不到一起。” 这段恋情,轰动一时,却也让唐怡莹背上了“红颜祸水”的骂名。毕竟,她还是溥杰的妻子,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场悲剧。 然而,爱情的光芒总有暗淡的一天。张学良渐渐发现,唐怡莹所谓的“才女”名号,其实有不少水分。 她的画作多是请张大千代笔修改,甚至题款都是他人代劳。这让张学良心生芥蒂,觉得她“不够真实”。 1937年,在伪满洲国的背景下,唐怡莹和溥杰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为了逼她签字离婚,日本关东军甚至冻结了她在香港的银行账户。 最终,她用毛笔写下“与溥杰恩断义绝”的声明,彻底结束了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那一刻,她或许是解脱的,但更多的,是对过往爱恨的无奈叹息。 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唐怡莹在1950年代后选择定居香港,执教于香港大学附中。 她穿着阴丹士林旗袍,用繁体字竖排板书,偶尔还会对学生提起“溥仪是我表哥”,引得课堂哄堂大笑。 晚年的她,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但她的故事却从未被遗忘。学者高拜石曾评价她:“虽以名媛身陷四角情局,但她拒绝为伪满效力,甚至截取汪伪经费助学,足见民族大节。” 回首唐怡莹的一生,她像一朵开在乱世中的花,美丽却带刺,绽放时惊艳四座,凋零时也让人唏嘘。 她与张学良的爱情,究竟是真心相许,还是乱世中的一场游戏?她摔碎茶盏、骑车招摇的叛逆,究竟是性格使然,还是对命运的抗争? 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她的故事,却像一幅民国画卷,铺展开来,满是爱恨纠葛与时代悲歌。 主要信源:(上游新闻——民国四大公子她占了两个,最后被日本人强制离婚)
1933年,宋美龄得知老蒋爱上陈洁如,怒气冲冲找到她,一个耳光扇过去,骂道“你非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