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长安,谷家是大 族,家族子弟大多痴 迷武 艺。一年春天,大雪初晴,谷家全族去山中打 猎,谷家小儿子谷维藩不小心与众人走散,正找路返回,突然两只小狐狸从路边窜过。 他心头一喜,松开绳让狗去追,自己也策马紧跟。可狐狸跑得飞快,狗和小马根本追不上。 没多久,狗在昏暗中跑丢了,狐狸也没了踪影,维藩懊恼不已。 这时他早已辨不清方向,又走了几里路,天色更暗,忽然前方树影间有闪烁的灯光,他急忙驱马过去。 到了才发现,那是座巨大宅院,重重围墙连着排排屋舍,刚才看到的光亮,是墙 角守夜人点燃的火把。 守夜人听见动静,厉声喝问。 维藩下 马说明迷路求宿,守夜人用火把照他,笑道:"你这小郎君年纪轻轻,竟敢独自走夜。路,不怕虎 狼吗?我们去禀报主人。" 过了一会儿,那人回来说:"主人请你入内相见。" 维藩拴好马跟进去,没走多远,就见高门大开,里面红 烛通 明,宅院深邃。沿途经过三四道守门人,都穿着光鲜的衣服、模样像古代的仆役。 穿过两重门,走进西边一个院落,主人就掀帘而出,五十多岁的样子,头戴高冠,身穿华服,身后跟着好几个人。 他下台阶就说:"住住她们不过是玩闹,你何必追那么紧?" 又笑道:"好在你年纪小,就不怪你了。" 维藩完全听不懂,心里直犯嘀咕,只能盯着主人看。 主人又笑说:"小孩子懂什么呢?倒是我这做长辈的也有不对!" 说着请他进室,只见屋内设置十分排场。 主人请他坐下,问了家乡住处后,肃然起敬道:"原来是乡里的大 族!离得这么近却没来得及拜访,我可是仰慕已久啊!" 又说:“快去喊住住来。 仆人往返好几次,才听见环佩叮当声。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走了进来,眉梢含愁,脸蛋娇美,披散着头发。她瞥见维藩,神色一下子变了,胆怯地不敢上前。 主人笑道:"你们也算有缘分,别害怕。" 少女走到主人身边,垂下鬟发、拢起衣袖,默默站着。维藩偷偷看她,忍不住心动。 只听少女小声对父亲说:"他追得那么凶,我心都快吓碎了,怎么还引他进来?" 主人用眼色示意她别说话。 主人指着少女对维藩说:"我有三个女儿,两个都嫁人了,这个小女儿和你年纪相仿,我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你愿不愿意?" 维藩见少女貌美,不知她是狐仙,红着脸起身称谢。少女听了父亲的话,害羞地看了他一眼,低头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主人起身说:"你也累了,先去休息,明天再定婚约。" 说完就走了。 少女走得慢,落在后面,快到门帘时,维藩忍不住拉住她的衣服,少女回头一笑:"荼蘼花刺还没长出来,就知道抓人家裙 带了?" 用纤手解开他的手。 两人肌肤相触,维藩更是动了心,上前想抱她。 少女正要呼喊,主人却又进来了。维藩非常尴尬,慌忙松手。 主人呵斥少女道:"还不快走,又让我来找你,这丫头怎么这么磨蹭?" 于是两人一起走了。 维藩很失望,也累得倒头就睡,直到天亮才醒。 早饭时,主人取出一枚碧玉环说:"这是住住戴的,你拿着做信物,明年春天来迎亲吧。" 又说:"家里人该惦记了,快回去吧,早饭就不留你了。" 送他到门外,还帮他牵来马,找了人引路才回去。 维藩中午才到城门,家里人正急着找他,见他回来都松了口气。问起昨晚的事,他如实说了。 兄长谷维垣读过些书,一听大惊道:"这肯定是狐仙!幸好你年纪小没被害,你居还想娶她?" 于是,谷家不再提这事,还打算给维藩议婚,想让他断了念想。可维藩心里一直惦记着住住。 次年春天,族里去扫墓,维藩趁机出城,想去找狐翁。 到了以前的地方,只见荒草萋萋,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鸠鸟和乌鸦乱叫,树木阴森,让人不敢多待。 正打算走,忽见两位美人挽着胳膊走来,看见他便问:"哪家的小孩子,在这儿晃悠什么?" 维藩说了原委,穿红衣服的女子主骂道:"果然是薄情郎!住住是我妹妹,你家嫌我们是异类,我爹正打算把她嫁给别人呢,你还来干什么?" 绿衣服的女子也怒道:"我爹糊涂了,才把她许给你!那玉连环要是在你身上,赶紧还给我!" 维藩死活不给,两位女子恨恨地走了,他也郁闷地往回走。 走了一里多,遇到个穷老道,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维藩可怜他,把钱全给了他。 老道道谢后说:"我看你气。色不好,年纪轻轻怎么这么愁?" 维藩就把事情全告诉了老道,老道笑说:"这好办,就是怕你家人容不下,害了美人,那我就多事了。" 维藩说自己担着,老道便从袖里拿出三道符:"把这符在你房里烧掉,狐翁就会来。你跟他约定送女儿来,要是没来就烧苐二道符。如果还不行,就烧苐三道符,混在清水中让你妻子喝下,就有真仙护 佑,没人能拆散你们了。但凡事要节制,才能长久,别让人家怪媒人啊。"
765年,大唐名将仆固怀恩起兵造反,联络回纥、吐蕃、吐谷浑大军,兵分三路杀向长安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