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正握有“市场生杀大权”的,已经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高志凯教授:以后美国是不是取消对中国的制裁,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中国让不让你进中国市场,才是真正的“王牌”。 2025 年 4 月 1 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美敦力上海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就忙了个通宵。 新条例里加了条硬规定:进口医用监护仪必须接入中国医疗数据共享平台,且数据存储和分析必须在境内完成。 这意味着,美敦力之前在爱尔兰工厂生产的监护仪,因为数据接口不兼容,没法直接进入中国医院。 他们的应对很快:紧急调派 12 名工程师,用三个月时间改造了数据模块,新增了符合中国国标 GB/T 21471-2025 的加密协议和接口芯片。 5 月初,改造后的监护仪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赶在二季度招标前拿到了入场券。 美敦力中国区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说:“以前我们盯着美国的出口许可,现在得先看中国的审批清单。这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纺织行业的调整来得更具体。 2025 年 1 月,中国发布了《纺织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修订版,要求纺织染料中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含量不得超过 10mg/kg,比原来的标准严了一半。 优衣库立刻有了动作。 他们在江苏常熟的代工厂,原本用的是韩国产染料,虽然符合国际标准,但离中国新标还差一点。 2 月,优衣库就和浙江一家染料企业签了合同,改用其研发的低毒染料,每吨成本涨了 800 元,但 4 月的检测报告显示,产品全部达标。 反观美国某快时尚品牌,因为没及时换染料,3 月被上海海关抽检时查出 3 批次牛仔裤超标,直接暂停进口,当月在中国的门店销量掉了 35%。 等他们 5 月换完染料恢复进口时,市场份额已经被森马、太平鸟这些本土品牌抢了不少。 家电行业的能效标准之争更贴近生活。 2025 年 2 月,中国将空调能效准入等级从 3 级提到 2 级,意味着耗电量高的老款机型不能再卖。 LG 电子反应迅速,3 月就在天津工厂下线了新款变频空调,APF 值(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达到 4.8,比新标要求的 4.5 还高。 这款空调上市后,618 大促期间卖了 12 万台,占 LG 中国区空调销量的 60%。 而另一韩系品牌因为没及时调整,老款机型库存压了 5 万台,只能降价处理,每台亏 300 元,光这一项就损失 1500 万元。 他们的中国区经理在经销商会上叹气:“以前觉得能效标准差不多就行,现在才知道,差一点就可能出局。” 航空领域的博弈藏在细节里。 2025 年 3 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民用航空器适航规定》补充条款,要求进口飞机的航电系统必须支持北斗导航信号接入,且故障响应时间不得超过 0.5 秒。 波音公司立刻调整了 737 MAX 10 机型的配置,在西雅图工厂加了北斗信号接收模块。 6 月,首架符合新规定的飞机交付给中国东方航空,拿到了在中国境内的商业运行许可。 而空客因为动作慢了半个月,首架符合标准的 A320neo 直到 7 月才交付,错失了二季度中国的 3 架订单。 空客中国区销售总监在内部邮件里写:“中国市场的适航标准成了新标杆,跟不上节奏就只能看着订单飞走。” 这些事串起来看,高志凯教授说的 “决定权在中国”,其实就藏在这些具体的标准和规则里。 美敦力改数据模块不是因为美国放松了管制,而是中国的医疗数据新规;优衣库换染料不是怕美国加关税,而是中国的环保标准更严了;LG 调空调能效不是看美国的出口政策,而是中国的能效等级提了。 2025 年上半年,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有 237 家外资企业因为不符合中国的产业标准、环保要求或安全规范,被暂停了市场准入,其中 80% 是美国企业。 但同时,也有 189 家外资企业通过调整产品或流程,拿到了新的准入资格,这些企业大多把研发或生产基地设在了中国。 说到底,现在的中国市场,就像一个有明确规则的赛场。 想进来跑,就得按这里的跑道规格、计时标准来;要是总想着用自己的老规矩,要么跑不起来,要么直接被请出场。 至于美国是不是取消制裁,对这些企业来说,真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能决定他们能不能在中国赚钱的,从来不是华盛顿的文件,而是中国市场的规则和标准。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快讯,快讯美国突然宣布2025年8月3日晚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宣布
【9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