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曾国藩为小女儿曾纪芬挑选夫婿,妻子不太放心地说:“这次让我也看看吧,

长河观澜 2025-08-04 08:50:39

1870年,曾国藩为小女儿曾纪芬挑选夫婿,妻子不太放心地说:“这次让我也看看吧,我要考一考他。”,多年后小女儿回忆道:“我婚姻生活美满,还得感谢那个常常骂我父亲的左宗棠大人。”

曾国藩家的绣楼里,金丝竹的影子投在窗棂上,沙沙作响,那年夏天,这位晚清重臣正为小女儿曾纪芬的婚事操心。

妻子欧阳氏扯着他的袖子念叨:"这次我得亲眼瞧瞧,总要考校几句才放心。"

谁能想到,这段姻缘的月老竟是那个在朝堂上总与曾国藩针锋相对的左宗棠。

曾家四位小姐的闺阁都朝着北方开窗,窗外那片金丝竹是曾国藩亲手栽的。

老父亲把竹鞭深埋土里时说过:"竹有节而虚心,女儿家当时时自省。"

这些竹子就像活的规矩,每抽一节新枝,小姐们就要多背一册《女训》。

长女曾纪静十四岁订婚那年,她的梳妆台上永远摊着蓝布封皮的《内训》,书页里夹着父亲用朱笔圈点的纸条:"归宁不过夜,晨省不可忘。"

袁家来下聘那日,曾纪静躲在屏风后偷看,未婚夫袁榆生穿着簇新的湖绉长衫,给父亲行礼时腰板挺得笔直。

她不知道这个翰林家的公子日后会成为抽大烟的败家子,此刻只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竹影婆娑间,母亲正用银簪子挑开红绸,查验袁家送来的龙凤喜饼是否够三十六层酥皮。

三女儿曾纪琛嫁的是湘军将领罗兆升。成亲前夜,曾国藩把女婿叫到书房,指着案头的《朱子家训》说:"吾女若有过,可仿此规劝。"

结果罗兆升当真在洞房花烛夜捧着书给新妇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气得新娘子把合卺酒泼在了书页上。

这段趣事后来被左宗棠写在给曾国藩的信里,墨迹淋漓地调侃:"罗呆子不解风情,不如我保的媒。"

左宗棠给曾纪芬选的夫婿叫聂缉椝,是个在江南制造局当差的年轻人。

相亲那日,聂缉椝穿着半旧的官服来拜见,欧阳夫人故意把茶泼在他衣襟上。

年轻人不慌不忙掏出帕子擦拭,帕角绣着"俭以养德"四个小字,后来聂缉椝官至浙江巡抚,夫妻俩在西湖边建了座"曲园",园里特意种了金丝竹。

曾纪芬八十岁写回忆录时还笑谈:"左季高骂父亲'拘泥古礼',倒给我挣了个知冷知热的郎君。"

曾家四姐妹的婚姻像四幅不同的水墨画,二女儿曾纪耀嫁入陈家后,丈夫陈远济沉迷金石考古,成亲十年还在拓碑文。

她给母亲的信里抱怨:"竟把新妇的胭脂盒当了朱砂印泥。"唯有小女儿曾纪芬的姻缘透着亮色,她在聂家生了八个子女,晚年还主持修建了上海第一个女子学堂。

那些北窗下的金丝竹,在曾府衰落后被砍去做了竹器,有人看见曾纪芬的孙女拿着个竹丝编的食盒,盒底刻着"女诫"的残句。

曾国藩用礼教捆住女儿们的青春,左宗棠却用他的暴脾气撕开道缝隙,如今岳麓书院还留着两人互怼的楹联,曾国藩写"大处着眼",左宗棠对"小处着手",倒是像极了当年择婿的标准之争。

最新发现的曾国藩家书显示,他晚年曾向欧阳夫人感叹:"季高虽狂,择婿眼光胜我。"

这话被左宗棠知道后,在给友人的信里得意洋洋地写道:"涤生老儿终服输矣!"

两个斗了半辈子的老友,终究在儿女婚事上达成了微妙的和解。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长河观澜

长河观澜

关注我!带你领略中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