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小张娶了个乌克兰媳妇,婚礼上他爸端着酒杯直抹泪:“以前总怕儿子找不着媳妇,现在倒好,洋儿媳一口一个‘爹’喊得比谁都亲!” 上周去喝喜酒,莉莉穿着红棉袄给长辈敬茶,蓝眼睛笑成弯月亮。小张偷偷跟我讲,当初带莉莉回村,二大爷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包烟:“这洋姑娘吃得了咱老家的腌菜不?” 结果现在,莉莉腌的黄瓜比谁都入味,还学会了用缝纫机给公婆纳鞋底。 公司同事老王的儿子更绝,在非洲做援建时娶了当地姑娘阿依达。去年带回来过年,阿依达跟着广场舞大妈跳了三天,居然学会了《最炫民族风》,大年初一给全村人表演,把老太太们乐的,塞给她的红包比给亲孙子的还厚。 前几天在菜市场碰到远房表哥,他正陪巴西媳妇玛利亚挑活鱼。玛利亚举着手机翻译,对着鱼摊老板说 “要那条蹦得最高的”,表哥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她总说咱这儿的鱼比里约的有劲。” 据说当初表哥妈嫌 “洋媳妇太远”,结果玛利亚每周视频教亲家母做巴西烤肉,现在老太太逢人就夸 “我这儿媳比儿子还贴心”。 小区快递站的老李跟我唠,前几年送件,碰到洋媳妇的概率屈指可数,现在每月至少能收到十好几个寄给 “某某太太” 的国际包裹,地址都是本地小区。有次给法国媳妇苏菲送婴儿车,她老公正跟着视频学做月子餐,锅里炖着鲫鱼汤,案板上摆着法式面包,中西合璧的架势逗乐了整栋楼。 那天在公园遛弯,见一对中外夫妻带着混血娃放风筝。洋媳妇举着风筝跑,中国老公在后面追,嘴里喊着 “往左点,咱儿子说要让风筝飞到云上面去”,阳光洒在一家三口身上,谁看了都得说句 “真登对”。 其实哪有什么 “洋媳妇”“本地郎” 的隔阂,无非是两个人捧着真心过日子。就像小张说的:“莉莉不懂咱这儿的人情世故,但她会在我加班时,把凉了的饭菜热三遍;我学不会俄语的大舌音,却能记住她每个月那几天不能吃冰。” 你们身边有这样的跨国夫妻吗?他们拌嘴时是用中文还是外文?评论区讲讲他们的故事呗!
楼下小张娶了个乌克兰媳妇,婚礼上他爸端着酒杯直抹泪:“以前总怕儿子找不着媳妇,现
小文文说事
2025-08-04 09:39: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