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彭德怀一进门,就看到陈赓正撕着鸡腿吃得香,气得当场质问:“你这是搞两面派?”陈赓笑着把鸡腿往桌上一推:“我可没请你,是你自己闯进来的。”
八路军总部那间土坯房里飘着炖鸡香味的时候,陈赓正把最后一块鸡皮塞进嘴里。
没曾想门突然被推开,彭德怀带着满身硝烟味闯进来,眼睛盯着桌上那堆鸡骨头直冒火:"好你个陈瘸子,前脚在大会上喊节约粮食,后脚就躲这儿开小灶?"
听到这话,陈赓也不恼,直接将油手往军裤上蹭了蹭,指着窗台上晒的野菜饼笑道:"老总您可看清楚了,我这月口粮还剩三天量,这鸡是老乡硬塞给伤员的。"
此事发生在1942年太行山反扫荡期间,当时八路军总部刚下发《关于整顿供给制度的决定》,要求师级以上干部每月口粮不超过三十斤小米。
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左腿带着抗战初期的旧伤,警卫员偷偷用津贴买了只老母鸡,结果刚炖好就撞上巡查的彭德怀。
后来在太行军区干部会上,彭总还拿这事打趣:"某些同志吃鸡腿的本事比打鬼子还利索",引得满场哄笑。
彭德怀执掌八路军后勤时有个铁规矩:指挥员的口粮标准必须和士兵一致,有次炊事班给他多盛了半勺粥,被当场倒回锅里。
陈赓则是出了名的"糊弄大师",总能把缴获的罐头"恰好"分到伤病员灶上。
太行山老乡都知道,那个拄拐杖的将军裤兜里永远揣着糖块,遇见营养不良的小战士就变魔术似的塞过去。
正是这场"鸡腿事件"后,总部特别规定伤员伙食标准可上浮20%,陈赓看到文件时正就着凉水啃窝头,转头就把自己的细粮票撕了当卷烟纸。
1951年志愿军司令部里,彭德怀发现陈赓的炒面袋里掺着奶粉,当场就要倒进大锅饭,陈赓一把按住口袋:"这是北京慰问团指名给我的,你彭大将军要不要也尝尝?"
后来炊事班都知道,彭总办公室的夜宵总多备一份,说是"给那个瘸腿的留门"。
当年太行山的炊事员老李记得清楚,那只引发"风波"的母鸡最后熬成了三大锅汤。
彭德怀亲自掌勺分给重伤员,陈赓蹲在灶台边啃鸡头,油星子溅到军装上也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