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被俘后改名为苟秀英。押解路上,一个女俘频频回头望了她几次,眼里充满了嫉恨:“张部长,你还认识我吗?”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主播讲党史丨西路军级别最高的女将——张琴秋;澎湃新闻——红军级别最高女将张琴秋:留学莫斯科,带五百女兵俘虏一个团) 在浙江一户小康家庭里,1904年张琴秋呱呱落地,父母思想开通,肯花钱送她读振华女子学校整八年书。 这让张琴秋长大成了个独立要强的姑娘,打小认了个好朋友孔德沚,这缘分后来把她引上革命路。 1924年,张琴秋放弃教书工作,跑到上海考进上海大学,跟着瞿秋白老婆杨之华做了同窗。 那年年底,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沈雁冰的弟弟沈泽民也在上海大学教书,他跟张琴秋靠着信往来久了,情投意合。 到1925年,两人办了朴素的婚礼,沈泽民给张琴秋指明革命方向,两人搬去跟沈雁冰夫妇、瞿秋白夫妇同住,三家子结成革命伙伴。 后来,张琴秋去莫斯科学习,1932年回到红军队伍。 到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往西转移三千多公里,在川陕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张琴秋当上了政治部主任。 长征路上,许多高级女领导都走过这条路,但张琴秋是唯一在战斗部门当过官的,所以历史书上称她红军西路军里的女将军。 1936年夏天,张琴秋和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成婚,那会儿张琴秋怀着孩子,还被任命为西路军组织部长,带着队伍往甘肃河西走廊进发。 1937年1月,天寒地冻,军阀马步芳领着马家军追击西路军。 枪林弹雨下,西路军被冲散,张琴秋突然肚子痛得厉害,血流满马背,原来快生了。 战士们拿被子搭棚子给她接生,可环境太糟,张琴秋累得虚脱,孩子生下来不久就死在雪地里。 大伙儿草草埋了孩子,赶紧搀张琴秋上马突围。 进了祁连山,西路军只剩两千多人,缺衣少粮、子弹打光,马家军围剿不断,人越来越少。 一天敌军攻上来,张琴秋刚生产完,浑身无力靠在石墙上,她不想被抓住,拔出手枪对准自己。 一扣扳机,咔嗒一声响,枪膛空了。 张琴秋心慌意乱,没到两天,还是被马家军抓了。 马步芳拼命想捉这个女首领,知道她会外语、信仰坚定、有打仗经验,是红军的顶梁柱。 他挨个审女俘虏,张琴秋就借了个牺牲的小战士“苟秀英”的名字顶替过去。 生产过后,张琴秋又瘦又憔悴,完全不像从前那个精壮女将,这假名掩护她进了俘虏营。 俘虏们被送到西宁义源羊毛厂干活,生活苦透,有的被折磨死,有的被逼嫁马家兵。 后来在西宁挖出上千具红军俘虏尸骨,连国民党高层都看不下去。 为了堵人嘴,马步芳找些年轻女俘虏排节目演戏。 其中有个黄光秀,被马家军糟蹋后成了马步芳小妾,可她心向红军,暗中让杨万才和赵全贞假结婚,在杨赵夫妻家掩护战友聚会,大家护着张琴秋。 有一天,叛变投敌的前妇女排长杨绍德来串门,认出张琴秋。 杨绍德老公是国民党官员卢澄,卢澄转头告诉青海特派员李晓钟。 国民党内部矛盾大,蒋介石防着马步芳这些地方头子,李晓钟想拿张琴秋当礼物讨好蒋介石,悄悄用马车轿子把她偷运出青海,直接送南京反省院关押。 1937年中日开战,蒋介石顾不得管俘虏,周恩来趁国共和谈提要求,把人要了出来。 张琴秋回了延安,那次露天生产落下一身妇科病,从此再没能生孩子。 革命锤炼下,张琴秋从热血青年蜕变成文武双全的女将军,长征和被俘经历磨练出坚强意志。 解放后,她影响下培养出不少开国大将。 红军战士在俘虏营里宁死不供出她的真名,还牺牲自我编故事掩护她,这种团结精神留下深刻印记。 整个脱险过程险象环生,张琴秋靠着机智和战友帮助,终从虎口逃生。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被俘后改名为苟秀英。押解路上,一个女俘频频回头望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8-04 11:05: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