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秦基伟一夜之间连杀100多人,而且被杀的全部都是罪恶滔天的大汉奸,事后更是直接表示“凡给日军通风报信带路者均同此下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秦基伟将军是我军历史上一位以作风硬朗、敢打敢拼著称的传奇将领。 他1914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家境贫寒,少年时便以胆大、爱打抱不平闻名乡里。 11岁时家乡遭遇瘟疫,全家仅他一人幸存,小小年纪便独自谋生,练就了一身本领和坚韧性格。 1927年,年仅13岁的秦基伟手持砍柴刀、红缨枪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投身革命洪流。 1929年,15岁的他正式加入红军,成为红11军机枪连战士,从此与枪械结下不解之缘。 因身材高大、面色红润、浓眉大眼,尤其擅长刀术,虎虎生风,战友们送他绰号“秦大刀”。 1931年底,他升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营二连连长,常在徐向前总指挥身边执行任务,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责任感。 1932年秋,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转移。 当时秦基伟身负重伤,组织安排他留在老乡家养伤。 但他敏锐察觉到部队转移意图,坚决不愿掉队,拖着伤臂,发着高烧,以惊人毅力跋涉1500多公里,最终抵达四川通江,其顽强意志令人动容。 抗日战争爆发后,秦基伟随八路军129师开赴山西。 1937年10月,他受命只身携带一纸介绍信,前往山西太谷县组织抗日武装。 面对一无所有的困境,他凭借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迅速拉起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 队伍成分复杂,纪律涣散。 秦基伟亲力亲为,从红军传统讲到队列训练,硬是将这支“杂牌军”锤炼成有战斗力的队伍。 太原失守后,他果断率部挺进太行山,成为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1937年底,太谷、榆次、平定三支游击队合编为“秦赖支队”,这支队伍在秦基伟带领下威震太行。面对为虎作伥的汉奸,秦基伟手段凌厉。 他组建“菜刀队”,队员以菜刀为主要武器,专门惩治汉奸。 行动后必在尸体上贴出告示:“谁给日军带路,此即下场!” 1938年4月一夜之间,在十县同时行动,处决上百名汉奸,极大震慑了敌伪势力,令汉奸闻风丧胆,“秦大刀”威名远播。 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率部转战南北。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成立,秦基伟任司令员。 在纵队成立大会上,他豪迈誓言:“一定要把太行山的旗帜插遍全中国!” 1948年10月郑州战役中,他准确预判敌军北逃路线,果断指挥9纵拦截,全歼国民党军两个师11000余人,一战成名。 战后陈毅元帅称赞:“9纵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 1949年2月,9纵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 1951年,他率15军入朝参战,在上甘岭战役中指挥部队浴血奋战,顶住了美军空前猛烈的火力,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秦基伟对美军毫无惧色,曾豪言:“就算我和麦克阿瑟一起下地狱,我也能爬上来,他可就未必了!” 1953年6月,他受到毛主席接见,主席听完上甘岭战况后高兴地称赞:“打得好!来,抽支烟!” 秦基伟虽烟瘾颇大,但为表敬意,破例在主席面前说“不抽烟”,并从此彻底戒烟,称“绝不能糊弄毛主席”。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4年,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他在宴请归国的周总理、陈毅元帅及百余名外交官时,即席祝酒词思路清晰、文采斐然,令陈毅元帅刮目相看。 1997年,秦基伟将军逝世,享年83岁。 他的一生,是从放牛娃成长为共和国上将的传奇,是革命军人不畏强敌、敢打硬仗、赤胆忠心的生动写照。 他留下的“秦大刀”精神,如同不灭的灯盏,激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 主要信源:(凤凰网——抗战时秦基伟亲率“大刀队” 一夜斩首100多个汉奸)
1938年4月,秦基伟一夜之间连杀100多人,而且被杀的全部都是罪恶滔天的大汉奸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04 11:58:40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