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的这段历史是对的。二战时,日本人在台征兵打中国,日本人以为只有几千人报名

古木过去 2025-08-04 12:14:36

蔡正元说的这段历史是对的。二战时,日本人在台征兵打中国,日本人以为只有几千人报名,但结果有40万人报名,最可悲的是,日本当初占领台湾时就杀了几十万台湾人,征服(打服)台湾后,到了二战,台湾人完全忘记了日本人杀戮自己的历史,反而踊跃报名做“侵华日军”,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以为青年们是为了钱才跑去当兵。确实,当年台湾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很大,一个警察拿的工资远不如当兵高。 打仗虽然危险,但活下来的话能拿到远超平常人的薪水,眼看全家能因此过得舒坦些,不少人把民族大义、家族仇恨都先抛在一边。 类似1938年日本亟需农务劳动力时,台湾推出“农业义勇团”,愿意去做苦力的名额被万人争抢。 只是这也有很多是迫于生活,或渴望一点所谓荣耀的人。但有件事始终难以解释:1942年日本征兵,才一千个名额,大家伙报了四十二万人,这种热情光凭钱真的说不通。 事实是,日本用了近半个世纪在台湾发展出一整套洗脑体系,把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彻底搅乱。语言被全盘替换成日语,从学校到街上,谁要是说方言或者母语就要受罚。 时间一长,很多人连骂人都顺嘴说日语。历史课本中,侵略变成协助,杀戮成友好,台湾年轻人逐渐习惯把自己当成“皇民”来看。 有些人家原本祖祖辈辈供奉的神龛被拆,改成拜日本的天照大神。连名字都得改成日本的,否则日子不好过,工作、配给票都受影响。 为了一袋米,许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把家里的中国姓氏换成了日本名。 而且日本人自家孩子能去“小学校”学系统的科学知识,台湾本地的孩子则被分到“公学校”,只能学怎么种地修路。 哪怕是最好的台北帝国大学,这些台湾学生也被卡在农业医学等少数专业上,政治法律这些容易点燃民族思想的学科根本碰不到。 等到有资格参军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脑子里想的已经不是祖国仇恨,而是怎样接受现代化、日本化,怎么取悦上头。 等他们真正走进军队,才发现无论怎么拼,始终只是个被差遣的外人。 其实1895年日本刚刚拿下台湾那会,抵抗最激烈,牺牲的人也最多。有人说当时仅是乙未战争,正规军就死了一万四千,后面还有更多普通人死于镇压。 从刚开始的血海深仇、全民抵抗,到后来竟有四十多万青年争着给日本人卖命,这种巨大的反差只能靠彻底换了脑袋来解释。 只要长期生活在被殖民的环境下,语言信仰身份全被夺走,再刚硬的意志也会慢慢松动,历史仇恨也被一点点冲淡了。 很多人都觉得岛上这些年轻人就是政治上的叛徒,但仔细想想,他们更像是被时代和体制牺牲的人。 每到国家权力更替、文化断根的时候,最先迷失方向的是普通百姓,最后陷得最深的还是他们。 那些争当“皇军”的台湾青年,既是动荡中的旁观者又是被推着向前走的棋子。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谁的人。 有时候,一个人的信仰一旦崩塌了、认同变了,结出的果实会远比对外的背叛更疯狂。一旦语言、教育、历史、信仰全被重写,社会的底色就会一点点被侵蚀。 那些已经模糊了自我的台湾年轻人,身上背着国家的血债,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根。 今天重提这些事,不是为了指责哪一代人不够坚定,更是想让人明白,真正的灾难往往是从文化的断裂开始的。 那时候的人为了一时的生计或虚假的光荣,失去了根本的东西,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在哪边都没有容身之地。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