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曾经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孙玉国被遣返原籍,从副大军区级干部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如此大的身份反差也引发了街坊邻居的议论,但孙玉国却用实际行动逐渐打消了人们的疑虑,更重新赢得了外界对他的尊重! 1982年初春,沈阳一家军工厂来了位新副厂长。工人们打量着这个中年人,谁也想不到他曾是叱咤风云的将军。 这个人叫孙玉国,十三年前,他还是珍宝岛上那个令苏军胆寒的边防站长,一夜之间成了全国瞩目的战斗英雄。 1969年3月,乌苏里江冰面上炮声隆隆。孙玉国带着战士们用血肉之躯阻挡苏军装甲车,那场惨烈的战斗让他一战成名。人民大会堂里,毛主席为这位年轻的英雄鼓掌,33岁的他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副大军区级将领。 但人生如过山车,1977年一纸停职审查通知改变了一切。经过五年漫长的审查,这位昔日的将军被安排转业,来到沈阳这家普通的兵工厂。 从副司令员到副厂长,身份的落差可想而知。但孙玉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厂里那台总是卡壳的老冲床,他能熟练地找出问题所在;车间里的技术难题,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 工人们渐渐发现,这位“孙厂长”不是来镀金的。他真的懂技术,真的关心工厂,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员。在他的努力下,这家亏损的工厂开始扭亏为盈。 几年后,上级又把他调到濒临破产的沈阳金城实业。面对拖欠工资的职工和停转的机器,孙玉国没有退缩。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亲自跑市场找订单,硬是把这个快要倒闭的厂子救活了。 那些年,没有人再叫他“首长”或“将军”,大家都叫他“孙厂长”。从军营到工厂,从将军到厂长,他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英雄本色。 退休后,孙玉国很少提及那段峥嵘岁月。但每年清明,他都会去珍宝岛烈士陵园,为那些永远留在冰面上的战友擦拭墓碑。风雪再大,他也从不缺席。 2005年,有记者问这位老人如何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望着陵园里的青松,平静地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从英雄到普通人,孙玉国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光环加身时的意气风发,而是光环褪去后依然挺直的脊梁。 珍宝岛的枪声早已远去,但那种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人:能上能下,能屈能伸,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发光发热。 真正的英雄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依然能够站起来,并且站得比之前更稳。生活可能会让人从云端跌落到谷底,但只要保持初心,普通的岗位同样可以闪闪发光。 网友热评精选: “英雄也是凡人,但凡人未必能扛住这种大起大落!” 战场上敢和苏军硬刚,下岗后能救活破产厂子,这种人到哪儿都是顶梁柱。工人们喊他“玉国厂长”,比什么军衔都实在! 孙玉国的一生像过山车,但网友的评价却出奇一致——“服气”。服他战场上的血性,更服他低谷时的韧性。当年毛主席为他鼓掌,后来工人为他点赞,这比什么勋章都真实。 “如果换成是你,从副司令变成普通工人,你能像孙玉国一样咬牙从头再来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自:《光明日报》旗下文摘报对孙玉国同志的人物纪实
1982年,曾经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孙玉国被遣返原籍,从副大军区级干部变成了普通老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8-04 13:18: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