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里一句“没钱买什么”把观众怼上热搜,李诞转身还能在小红书卖50万货,这底气从哪来?
87万罚单、柳岩公开反感、House事件连带禁演,每一步都在削他脱口秀饭碗。
可账号没封、直播照开,他算准了平台要流量、品牌要销量,观众骂完还是会点进来。
场均20万人围观,一半看段子一半看翻车,数据反而更稳。
把“冒犯”当卖点,把“翻车”当预告片,这套玩法旧瓶装新酒,换到直播间依旧好使。
可套路用多了会破。
内衣广告被罚时,他删掉微博就当没事;亲密照流出,他沉默三天照常带货。
不道歉、不解释,赌的是大众忘性大。
问题是直播弹幕实时滚动,观众记性比微博热搜长。
当“怼粉”成为日常,50万销售额里有多少是冲着看热闹下单,又有多少是真信任?
他真正想要的不是原谅,是持续被看见。
脱口秀舞台被关,就用直播间灯牌补上;公众形象裂了,就用销售额贴补丁。
只是数据越漂亮,裂缝越刺眼。
如果下一场直播再翻车,你还愿意为他按下购买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