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东南亚地图,你会发现泰国和柬埔寨这两个国家几乎把中南半岛上所有好地都给占了!肥沃的平原、适合种田的耕地,基本都在他俩手里,而夹在中间的老挝可就惨了,全境80%都是山地,能种地的平地少得可怜。 但地理劣势并没让老挝躺平,反而逼出了它的“隐藏技能”,在中南半岛的地缘博弈中,它成了大国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尤其是最近,随着中美在东南亚的角力加剧,老挝这个“山地国家”突然站上了风口浪尖。 老挝GDP在东南亚垫底,但它的战略位置却相当关键,是中南半岛的“十字路口”,中国“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中老铁路,2021年12月通车后,直接把老挝“带飞”,货运量暴涨,甚至让泰国和越南眼红。 但美国显然不想让中国独占这块地缘蛋糕,2024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访问老挝,承诺提供援助,重点推动“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摆明了要和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建设投资打擂台。 老挝政府很聪明,两边好处都拿,既欢迎中国投资,也不拒绝美国的橄榄枝,毕竟多一个选择总比被绑在一棵树上强。 柬埔寨虽然比老挝富裕点,但长期以来被西方扣上“亲中”的帽子,洪森时代和中国关系紧密,西哈莫尼国王上台后,中柬关系依然稳固。 2023年,柬埔寨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投资接收国之一,尤其是云壤海军基地的升级,让美国格外警惕,担心中国在此建立军事存在。 泰国则是典型的“平衡高手”,既和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合作,又和美国维持军事同盟关系,2024年初,泰国和美国举行了“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但同时,泰国也积极参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美之间玩得风生水起。 实际上老挝最大的问题不是穷,而是“被包围”,越南想拉它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深化影响力,美国又不断递出“民主援助”的糖衣炮弹。 但老挝政府很清楚,跟中国合作能拿到真金白银,比如中老铁路带来的物流红利,而美国的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 2024年6月,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访华,双方签署了新的经贸协议,中国承诺加大对老挝农业和能源的投资,相比之下,美国的援助更多集中在“民主治理”和“环保项目”,对老挝的吸引力有限。 中国在东南亚的策略很清晰,用经济绑定政治,中老铁路是个典型例子,它不仅是条铁路,更是一条战略通道,未来如果延伸到泰国、马来西亚,甚至新加坡,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将更加稳固。 军事上,中国保持低调,避免刺激东盟国家,尽管美国一直炒作中国在柬埔寨的“军事存在”,但中国官方多次否认,强调云壤基地是柬埔寨自主决策的项目。 这种“经济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让中国在东南亚的扩张显得没那么咄咄逼人,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有人担心,老挝会不会像缅甸一样,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目前来看,风险较低,老挝政局相对稳定,且善于在大国之间周旋,只要中国继续保持经济影响力,美国很难单靠“民主口号”撬动这块地缘支点。 但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加大在湄公河地区的渗透,比如通过环保组织、NGO施加影响,如果老挝内部出现政治动荡,可能会给外部势力介入的借口。 老挝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地缘博弈中,小国未必只能当棋子,只要策略得当,山地也能变成屏障,穷困也能变成谈判筹码。 对中国来说,稳住老挝,就是稳住中南半岛的北大门;而对老挝来说,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才是长远生存之道。
日本、美国的关税又变了?之前说好的15%向美国投资5500亿,结果两边都在“
【26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