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用血换来的实战经验,我军都已经吸取了教训!我军第一次大量装备半自动霰弹枪!从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04 16:26:51

俄军用血换来的实战经验,我军都已经吸取了教训!我军第一次大量装备半自动霰弹枪!从我军空降兵演习图片可以看到,伞兵步兵小组已经装备了09式半自动霰弹枪。好像是给冲锋枪手准备的。   说起霰弹枪,很多人印象里就是警察用来防暴的家伙事儿。可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俄乌战场上,俄军士兵在顿巴斯的废墟里摸爬滚打,发现传统突击步枪在狭窄街巷里施展不开,遇到加固工事和紧闭的铁门更是抓瞎。这时候,霰弹枪的破门能力和近距离面杀伤效果就派上了大用场。   比如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中,士兵用霰弹枪近距离摧毁乌军临时构筑的沙袋工事,甚至直接射击无人机螺旋桨,这些实战场景都被咱军事专家看在眼里。   其实咱中国军队对霰弹枪的研究起步不算晚。早在1997年,97式霰弹枪就已经定型,但那是泵动式设计,每次射击都得手动拉套筒,射速慢不说,连续作战时士兵的体力消耗也大。   后来美军装备了M1014半自动霰弹枪,咱军工部门立刻意识到差距。2005年,09式霰弹枪正式立项,目标就是要造出一款能适应复杂战场环境的半自动型号。   经过四年攻关,2009年定型的09式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管下方的环形活塞设计既简化了结构,又能通过调节导气孔适应不同环境——在风沙大的西北地区用大气孔;   在潮湿的南方丛林就调小气孔,甚至还能关闭导气孔发射低膛压的破门弹。   空降兵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对武器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要求极高。伞兵在敌后着陆时,往往需要快速清除机场、桥梁等关键节点的敌人。   09式霰弹枪全重只有3.5公斤,枪托还能伸缩,收缩后长度不到70厘米,塞进伞兵的伞包完全不占地方。   演习画面里,冲锋枪手的战术背心上除了弹匣包,还专门设计了霰弹枪弹药袋,里面装着杀伤弹、破门弹和催泪弹。   这种配置可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俄军在叙利亚作战时,特种部队就经常用霰弹枪配合突击步枪,在解救人质行动中先用破门弹炸开房门,再用突击步枪压制室内敌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09式霰弹枪的战术定位。从演习图片看,它并不是替代传统步枪,而是作为冲锋枪手的“第二武器”。   伞兵步兵小组在巷战中,通常由持突击步枪的士兵负责中远距离压制,持霰弹枪的队员则专门处理拐角、门窗等危险区域。   这种分工在俄乌冲突中屡见不鲜:乌克兰士兵在哈尔科夫的街道上,就用霰弹枪埋伏在建筑物内,等俄军装甲车靠近时突然射击观察窗,虽然不一定能摧毁车辆,但能有效干扰敌方视线。   咱空降兵的战术设计显然参考了这类案例,让霰弹枪成为步兵小组的“战术手术刀”。技术层面,09式霰弹枪的创新也不少。   枪管内表面镀了镍磷合金,既防锈又能减少摩擦,在南海湿热环境下连续射击也不容易卡壳。   机匣尾部的缓冲簧设计更是贴心——发射18.4毫米杀伤弹时后坐力不小,但缓冲机构能把可感后坐力降低30%,让士兵连续射击也不会肩膀酸痛。   最绝的是拉机柄的设计,尾部特意做成平头冲子形状,分解枪械时直接就能当工具用,省去了额外携带附件的麻烦。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满天飞,霰弹枪这种“老古董”还有用武之地吗?看看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对抗就知道了。   俄军在别尔哥罗德地区,用改装的雅克-52教练机挂载霰弹枪拦截乌军无人机,虽然命中率不高,但成本低、操作简单,特别适合临时应急。   咱09式霰弹枪也能发射专门设计的“无人机杀伤弹”,弹丸里混合了钢珠和碳纤维丝,近距离射击时能破坏无人机的电子设备和螺旋桨。   这种“土办法”在演习中已经验证过,对50米内的低空无人机有奇效。   空降兵装备霰弹枪的另一个考量,是现代战争中“非对称作战”的常态化。当伞兵深入敌后时,可能会遭遇地方武装的伏击,这时候霰弹枪的近距离威慑力就成了保命的关键。   在2023年空降兵某旅的实弹演练中,模拟“敌方”武装分子依托废弃工厂顽抗,伞兵先用霰弹枪发射催泪弹迫使敌人暴露位置,再用突击步枪精准打击。   这种“软硬结合”的战术,正是从俄军在车臣战争中的经验演变而来。 当然,任何武器都有局限性。09式霰弹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00米,超过这个距离精度就会大幅下降。   但咱军工部门早就想到了对策——枪管上预留的皮卡汀尼导轨,可以加装激光指示器和战术灯,夜间作战时能把有效杀伤距离提升到70米。   而且它能兼容97式的所有弹药,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库存的18.4毫米防暴弹,这在后勤保障上是个巨大优势。   从97式到09式,不仅仅是武器型号的升级,更是我军战术思想的迭代。过去咱更强调“火力覆盖”,现在则追求“精准破袭”。   空降兵作为战略拳头力量,他们的装备变化往往折射出全军的转型方向。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