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 80 周年谈话或放弃?石破茂摇摆不定引争议,回避历史的代价终将由中日关系买单。 日本共同社曝出“石破茂要放弃战败80周年谈话”的消息,让整个亚洲舆论都绷紧了神经,结果石破茂本人突然露面,对着镜头说“这么重要的日子,肯定要说说我的想法”。 这波过山车似的反转,不光让外界看懵了,更把日本骨子里的历史认知难题摆到了台面上,一个国家对战争历史的态度,从来都不只是翻旧账,更是眼下外交和国内政治的“晴雨表”。 这事的导火索,得从7月底的日本参议院选举说起。自民党在这次选举里输得挺惨,只拿到47个席位,创下建党以来的最差成绩。 选情一糟,党内立刻吵翻了天,保守派议员把气全撒在了石破茂的历史立场上。 要知道,石破茂之前可是公开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还说过要把靖国神社里的甲级战犯牌位迁出去,这些话早就让右翼势力憋着一股火。 选举失利成了导火索,他们趁机逼宫,说“再谈历史就是给日本丢人,干脆别发表谈话了”。 于是就有了共同社那篇爆料,说石破茂“迫于压力放弃谈话”。消息一出,不光中韩媒体紧盯着,连日本国内的进步团体都上街抗议,举着“不能忘了历史”的牌子围在国会外。 谁也没想到,三天后石破茂突然变卦,在记者会上明确否认放弃谈话,还强调“历史问题躲不过去”。 这种反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被自民党内部的两拨人拉扯得够呛,一边是坚持要“反省历史”的改革派,觉得延续谈话是日本的国际责任;。 另一边是喊着“别再道歉”的保守派,觉得30年的“谢罪传统”早该结束了。 其实自1995年村山富市发表战后50年谈话开始,日本首相在战败“逢十”周年说几句心里话,已经成了延续30年的规矩。 村山当年明明白白承认日本“搞过殖民统治和侵略”,后来的小泉、安倍虽然表述上有点含糊,但好歹没打破这个传统。 这个规矩为啥重要?因为对亚洲邻国来说,这不仅是一句道歉,更是日本有没有诚意和过去切割的“试金石”。 就像邻居家曾经做错事,每年提一句“当年是我不对”,才能慢慢重建信任,要是连这句话都省了,谁还敢信你以后不会再犯错? 可这两年日本社会的历史记忆,明显在变淡。 有数据显示,现在日本年轻人里,知道“村山谈话”具体内容的还不到四分之一,觉得“日本该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年轻人,比十年前少了足足12个百分点。 更让人揪心的是教科书里的变化,以前还提“南京大屠杀事件”,现在直接改成“南京事件(存在争议)”,把铁打的历史写成了可讨论的话题。 这种变化背后,是右翼势力一直在偷偷使劲,他们觉得老提战争罪责会“矮化日本”,总想把历史叙事改成“日本也是受害者”,只说原子弹的伤害,不提侵略他国的暴行。 石破茂的摇摆,其实就是这种社会心态的缩影。他想当“平衡者”,既不想得罪保守派丢了政权,又怕彻底放弃谈话让日本在国际上失信。 但现实是,历史态度从来不是孤立的事,它直接连着当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就在石破茂表态的同一天,日本宣布给菲律宾送12艘巡逻艇,说是“加强南海合作”。 前两个月还退出了“一带一路”,转头跟美国签了矿产协议,说要“防中国渗透”。这些动作看着跟历史没关系,实则不然。 一个不敢正视过去的国家,在外交上很难让人真正信任,搞再多合作也像建在沙子上的房子。 中国这边的反应也很直接。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明确说“高度关注日本的历史态度”,几天后商务部就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加了出口管制。 这不是小题大做,因为历史问题从来都影响现实利益。想想看,如果日本连战败纪念日都不愿提反省,那以后在经贸、地区安全上的承诺,谁能保证不会像这次谈话一样说变就变? 就像做生意,对方要是总回避自己的老问题,你敢放心跟他签长期合同吗? 现在最尴尬的还是石破茂自己。要是硬着头皮发表谈话,自民党保守派肯定会给他使绊子,刚输了选举的内阁说不定就得垮台。 可要是真的缩回去,不光中韩不答应,日本国内的进步力量也会骂他“没担当”。 更关键的是,这会让日本坚持了30年的历史表态传统彻底断了档,以后右翼势力再想改写历史,就少了一道重要的关卡。 说到底,这场关于“要不要谈话”的争议,根本不是小事。它暴露的是日本到现在都没理顺的自我定位,到底是要做一个正视历史、融入亚洲的和平国家,还是在右翼影响下走回“回避罪责”的老路? 信息来源: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打破传统不准备发表个人谈话:观察者网
印媒:现在的中国,印度已经得罪不起!据印度媒体报道,在遭到特朗普关税惩罚之后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