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宣布了 8月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有必要发表关于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 这事儿得从8月1号说起,那天,《读卖新闻》《朝日新闻》这些大媒体突然放话,说石破茂顶着党内保守派的压力,决定不在8月15号战败纪念日或者9月2号投降书签署日发表啥官方谈话。 这消息一传开,韩国外交部立马不干了,半夜就把日本驻韩公使叫过去,质问他们为啥回避历史责任,美国那边也有智库跳出来,说日本这么干会让东亚局势更紧张。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两天,石破茂就变卦了,他跑到网络电视台ABEMA的直播里,一脸真诚地说:“我觉得个人见解还是有必要的,” 还在首相官邸的吹风会上强调,历史反思不能停,但就是不说“道歉”这两个字,这下子,舆论可就炸了锅,原来不是不说,是换了个方式说,不搞官方谈话那一套,改玩个人见解了。 石破茂为啥要这么干呢?其实啊,这里面全是政治算计,从1995年村山谈话开始,日本历任首相都是通过内阁决议来发表历史问题声明的,把“殖民统治”“侵略”“道歉”这些词都写进了官方文件里。 可石破茂这次呢,把历史责任从国家身上推到了个人身上,这么做既能哄住党内那些右翼分子,不让他们再嚷嚷着“别再道歉了”,又能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说错了啥,还能有个台阶下。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7月份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这次考得可差了,参众两院多数席位都没保住,石破茂的支持率也跌到了20%以下,眼看着就要下台了,这时候要是再发表官方谈话,保守派肯定得跳出来反对,他的首相宝座可就保不住了。 所以他才想出了这么个“个人见解”的招数,既能显得自己有“反省”的态度,又不会成为国会质询的焦点,就像《朝日新闻》说的,石破茂这是在走钢丝,两边都得讨好,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石破茂的这出“个人秀”可没让国际社会买账,中国外交部直接放话,用了三个“停止”来警告日本,别再搞这些小动作了,韩国那边更直接,当晚就把日本大使叫过去,让他给个说法。 东南亚的媒体也没闲着,直接用1945年东京审判的老照片做头条,讽刺日本“沉默比狡辩更可耻”,经济上也受了影响,丰田、索尼这些日本大公司的股价都跌了,好几家汽车公司在中国设厂的计划也因为审批问题搁置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日本国内对历史的态度,教科书里把南京大屠杀写得轻描淡写的,靖国神社那边香火却旺得很,年轻人觉得战争是“爷爷辈的老黄历”,跟自己没关系,政客们呢,就天天喊着“中国威胁”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这种集体选择性的遗忘,让广岛和平纪念馆里中文留言密密麻麻,日文那边却空荡荡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石破茂这出“个人见解”的闹剧,把日本政坛对历史问题的矛盾暴露无遗,他们既想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又不敢彻底否定和平宪法;既想改善国际形象,又不愿真正反省侵略罪行,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摇摆,说白了就是对历史责任的逃避。 历史可不是能随便删改的剧本,更不是政治博弈的筹码,3000万中国军民的鲜血、东京审判的铁证、亚洲各国的伤痛,都要求日本给出一个真诚的交代,就像中国外交部说的,只有正确对待历史,用实际行动来反省和道歉,日本才能重新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 石破茂们可能觉得,用“个人见解”代替官方谈话就能蒙混过关,但历史可是有自己的裁判的,当广岛的和平之钟再次敲响,当中国的卢沟桥纪念馆延长开放时间,当东南亚的报纸重提东京审判,全世界都在等着日本给出一个答案:你们到底要走向何方? 这场闹剧迟早会落幕,但历史的车轮可不会停下来,只有直面过去,才能真正面向未来。
大消息!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2日北方邦集会上,他向数千万民众喊话:"全球经济慌了
【6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