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年,85岁的严嵩被抄家,儿子严世蕃被处斩。严嵩跪在徐阶面前哀求:“能否留

元芳侃历史 2025-08-05 13:19:42

1565年,85岁的严嵩被抄家,儿子严世蕃被处斩。严嵩跪在徐阶面前哀求:“能否留点钱,作为仆人的遣散费?” 哀求无果,严嵩拿出一件宝贝送给徐阶,谁料,徐阶把宝贝献给皇帝,竟官至首辅。

那年严冬,北京城飘着细碎的雪花,前内阁首辅严嵩蜷在破旧的庭院角落,看着锦衣卫士兵把他府邸里的金玉珍宝一件件往外搬。

几天前,他儿子严世蕃刚被皇帝下旨砍头,此刻他自己也被抄家,老人哆嗦着扯住当朝重臣徐阶的官袍衣角,恳求能不能留点散碎银子,好打发伺候多年的仆人另寻出路。

徐大臣站在原地没动,他忆起多年前那个雪夜,杨大人的夫人张氏跪在他家门口哭求,丈夫因弹劾严大人入狱,没有钱打点狱卒,连治伤的草药都买不起。

后来杨继盛在牢里被折磨致死,还有直言进谏的沈炼,被严嵩陷害流放,七个子女里有四个死在发配途中。

这些往事让徐阶开口时嗓音发冷:"杨继盛在牢里快咽气的时候,谁给过他一口水,沈炼那几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又有谁照应过?"

士兵们碰倒了一排古玩架子,几只柴窑烧的瓷碗在台阶上摔得粉碎,严大人突然扑倒在地,颤巍巍爬向庭院角落的月洞门。

半个时辰后,管家捧来个紫檀木长盒,盒里躺着幅绢本长卷,展开后是幅精妙绝伦的市井风情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严嵩为了这幅画干过不少缺德事,苏州陆家珍藏此画的消息传开后,他先派管家带着重金去买,遭拒后就指使地方官罗织罪名把陆家查抄,名画就这样"充公"运进了严府。

这事在江南闹得沸沸扬扬,只是严家权势滔天,没人敢吭声罢了,此刻徐阶摸着发黄的古绢,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根本不是真心献宝,只要他敢私藏这张价值连城的名画,转眼就会被人告到皇帝面前,抄家大臣贪墨御用品可是灭门大罪!

他立刻让卫兵把这件"抄家清单里遗漏的贡品"原原本本送进宫,三日后紫禁城里传旨,嘉靖皇帝摸着传世名画笑得开怀,徐阶当场被提任内阁首辅。

其实从院墙外就能看出严家有多败落,原先三丈高的牌楼被扒得只剩石墩子,守门石狮子的鎏金眼珠早被砸掉,院墙上泼满百姓扔的臭鱼烂虾。

徐阶走出大门时,听见严嵩在背后沙哑嘶喊:"姓徐的,你当真能得善终吗?"

这话两年后应验了一半,严嵩确实死了,在城外坟场看墓人的破草棚里,卷了半张烂草席埋进野地,连个上坟的后人都找不着。

嘉靖皇帝驾崩那会儿,徐阶还特意去烧了卷纸钱,可风水转得比戏台上换布景还快,新皇帝隆庆上位没多久,就提拔徐阶的老对头高拱执掌内阁。

这位大老爷的清算手段比当年抄严家还狠,徐阶长子徐璠被充军辽东寒地,二子徐琨发配云南烟瘴之地,小儿子徐瑛被革除功名,连祖田房产都被官府没收。

徐阶写了好几封信讨饶:"高阁老,我已是个拄拐棍的老叟,您高抬贵手罢!" 高拱的批文跟刀子似的:"乱臣家产,本该寸草不留。"

直到隆庆帝突然驾崩,新任首辅张居正把高拱轰回老家,徐家才算缓过气来,老头总算明白,当年严嵩临死前那句诅咒不是说给徐阶听的,是说给所有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听的。

后来地方志记载徐家在华亭重修祠堂那天还挺热闹,徐阶捧着热茶坐廊下听匠人们敲梁柱,突然想起三十多年前的旧事。

那时严世蕃刚受封工部侍郎,在酒席上把滚烫的茶盏砸到徐阶脚边大笑:"徐侍郎这躬身接盏的模样,倒像我们严家调教出来的老仆!"

徐阶默不作声捡起碎片,过两年他孙女嫁进严家做媳妇,隔三差五就带着满胳膊淤青回娘家哭诉,亲家下人见着徐家人永远鼻孔朝天。

不过现在看着孙子爬梯子挂祠堂匾额,徐阶心底那点积怨倒也淡了,高拱回乡半路在船上咳血身亡,张居正当国十来年搞变法,死后照样被政敌掀棺材算旧账,也就剩下他这七老八十的闲人,尚能在老家听雨品茶。

北京城里此刻又住着新上任的首辅大人,听说宫里正筹备重修《大明会典》,徐阶摸着胡须摇头,后来儿子端药进来时,听见他含含糊糊叨念着:"清明上河别挂正厅。"

至于当年那幅引发腥风血雨的名画,它此刻正静静躺在紫禁城的武英殿暖阁里,用三层锦缎裹着封进金丝楠木画匣,嘉靖皇帝临死前特意嘱咐的:"此物妨主,永不开封。"

0 阅读:0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