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7月25日,湖北襄阳,退役军人欲进车站军人候车区遭拒!质问工作人员:里面都是空着,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不让坐?工作人员:只能现役军人使用!退役军人不服气,自己服役8年,为国家做过贡献,为什么分现役和退役呢?于是他把这事情发到网上,让网友评评理,而网友炸锅了! (信息来源:@红网·红视频;媒体人张晓磊) 在人来人往的襄阳火车站,一扇标示着“军人候车区”的门,把一位老兵拦在了外面。门内的座椅大片空着;门外是这位姓张的老兵略带错愕的眼神。 张先生曾是军人,在候车大厅里看到熟悉的牌子,下意识就想走过去看一看,找找归属感。 刚巧偌大的候车区只坐着一名现役军人,他想要进去坐一坐谁知工作人员一句“您已经退役了”,礼貌又坚定地将他挡住。 张先生望向里面,心里的疑问脱口而出:“要是里面坐满了,我肯定不争。可现在空着也不让进,不是浪费吗?” 在他看来,现军人候车区空置,几乎成了摆设,自己曾经也是一名现役军人,似乎也可以进去休息一下,他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没想到点燃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讨论。 首先,车站工作人员真的错了吗?单从规定上看,似乎还真没错。现行的《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明确了享受优先待遇的主体是“现役军人”。铁路部门的内部规定,自然也把服务对象锁定为现役军人。 当工作人员用“您已退役”这个事实,去套“服务现役军人”这条规定时,程序上无懈可击。 网友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守着“理”的一方说:“退役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你的贡献国家已经给了回报。军人是一生的荣耀,不是一生的特权。”这话点明了身份在法律上的区隔。 而站在“情”这边的人则认为:“一日为军人,终身是军人。候车区没坐满,让老兵进去坐坐又何妨?”这份情感,代表了大众对军人这个群体的普遍敬意,这种敬意并不会因一套军装的脱下而消失。 而这场争论背后是一个更扎心的问题:正如张先生观察到的,这些专用设施在多数时间里使用率极低,造成了公共资源的闲置。 面对法理、情理和资源效益这团乱麻,难道就没个两全其美的解法吗? 其实,想解开这个疙瘩,办法不是没有,关键在于把“死”的规定变“活”。 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方案,叫“动态优先”。这原则不复杂:坚决保障现役军人的绝对优先权,但摒弃“一刀切”的僵化管理。 当军人候车区有空位时,完全可以允许持有效证件的退役军人进入休息。一旦有现役军人需要座位,退役军人应自觉、主动让出。 这么一来,规矩的红线没踩,法律赋予现役军人的优先权得到了维护,退役军人的情感需求也得到了回应,更重要的是,它盘活了闲置的公共资源,避免了“为了优待而造成浪费”的尴尬。 张先生的这点儿小波折,不是找谁的茬,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琢磨怎么把好事办得更好。 对军人群体的尊崇,不能只挂在墙上、写在牌子上,更要落在实实在在的服务和管理细节里。 毕竟,真正的尊崇,不是划出一块无人问津的空地,而是懂得在规则的边界,恰到好处地释放一份善意与变通。
[太阳]7月25日,湖北襄阳,退役军人欲进车站军人候车区遭拒!质问工作人员:里面
纸短情长啊
2025-08-05 14:30:14
0
阅读:128
用户18xxx99
退伍了就是退伍了,别和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