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回归,压力最大的人是乾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支蒙古部落远在伏尔加河生活百年,突然举族东迁,身后是沙俄的追兵,前方是未知的清朝边疆。这事搁谁身上都不轻松,尤其是乾隆皇帝,他得顶着朝廷内外压力,决定接不接纳这批人。压力从哪来? 土尔扈特部本是蒙古族一支,早年在塔尔巴哈台一带游牧。十七世纪初,准噶尔部闹腾得厉害,阿玉奇汗带着五万户人马西迁,1630年到了伏尔加河下游。那地方草肥水美,他们建起汗国,日子过得还行。可沙俄不干闲事,先要他们效忠沙皇,后来征兵收税,还拆寺庙逼改信东正教。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矛盾爆了,沙俄扣押首领子嗣,萨赖死在牢里。渥巴锡上台后,眼见族人受苦,1771年1月5日,他下令全族十七万人东归。路上俄军堵截,饥饿疾病跟着来,八个月下来,只剩七万人到伊犁,递上归顺书。 朝廷里文武大臣大多不赞成接纳,说边疆粮草紧,多了这么多嘴,得从内地调米面布匹,花销大,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百姓日子更难。更担心沙俄闹事,土尔扈特在那住了150年,算沙俄臣民,这等于抢人。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兵追,边境集结,还递照会要清廷拒绝,不然视作敌对。乾隆得算计军力,边防伊犁得加强,舒赫德带兵去布阵。 乾隆最后拍板,接纳土尔扈特部,从各地调粮安置,还告诉沙俄:人进清境前,你们爱怎么追怎么追,进了境就别想动,不然开打。沙俄见清军强,又忙欧洲事,退了步。土尔扈特分四路盟旗,落户伊犁塔城,渥巴锡封亲王,融入大清。 这事说白了,乾隆压力大,是因为内外夹击。内部怕花钱惹民怨,外部防沙俄开战。可他这么一决断,稳了西北边疆,土尔扈特回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历史证明,这步棋走对了,体现了大清对游牧兄弟的包容。
土尔扈特回归,压力最大的人是乾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支蒙古部落远在伏尔加河
蕊蕊聊过去
2025-08-05 15:18:17
0
阅读:0